学院新闻

  • 2022 03.08
    2022年3月7日上午,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在笃学楼107召开了新学期工作会议,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分别作工作报告,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曲永岗主持,全体教职工参加了会议。会上,杨英宝副院长首先宣读了《关于表彰2021年度教书育人先进个人、科研工作先进个人、国际合作先进个人的决定》,向获奖的老师表示祝贺,并和曲书记为获奖的6位老师颁奖。为表彰先进,宣传典范,进一步增强广大教师的荣誉感、责任感,2021年,经学院党政联席会研究,于每年年底评选表彰一批在教书育人、科研工作、国际合作工作中贡献突出的先进个人。颁奖后曲书记希望获奖的老师再接再厉,再创佳绩,也希望广大教师以受表彰的优秀教师为榜样,爱岗敬业、恪尽职守、争做“四有”好教师,为学院改革和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王锦国院长以《立足服务国家战略,聚焦学科特色发展》为题,重点围绕“双一流”建设机遇、加大引才育才力度、聚焦国家战略急需提出要求。王锦国院长一方面分析了学院两个省重点学科的建设目标与“十四五”期间国家战略急需领域的对接关系,指出学科交叉融合是未来发展趋势;另一方面分析了学院目前的人才储备、面临的问题,提出2022年引才育才目标和措施。同时聚焦国
  • 2022 02.11
    近日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发布了第七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入选人员名单,本次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共获批中国科协1名资助名额和8名自筹经费名额。我院青年教师朱淳入选学会的唯一中国科协资助名额,资助经费为45万元。
  • 2022 02.10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教育部、江苏省人才工作的相关要求以及学校部署,2022年2月9日上午,地学院在笃学楼925召开了人才工作调研座谈会,梳理总结学院在人才工作方面的经验和不足,对人才引进、培养、团队建设等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明确2022年引才计划目标。学院领导班子、系主任以及有海外经历的相关教师参加了会议。会议认为学院去年在人才引育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成功获批了1个国家优青,1个省级人才计划,也寄希望于2022年取得更大突破。会上每位教师对照人才计划申报条件,就拟申报的人才进行了汇报,对后期的申报工作进行了咨询。会议要求每位教师要深入宣传发动,广泛联系对接,动员相关教师提前做好申报材料准备,同时建立地学院已毕业在海外的学生信息库,定期联系,建立稳定的人才信息库。此次会议不仅是落实学校工作部署,也是学院内涵发展的要求。今后学院将持续从学科建设、专业发展和一线教学出发,着力引进优秀人才,培养潜力人才,加大人才引进的激励和选才机制,创造良好条件服务人才,为学院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 2022 02.10
    今年初,江苏省教育厅公布了“十四五”江苏省重点学科名单,我院2个学科成功入选!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蝉联了“十三五”和“十四五”江苏省重点学科,测绘科学与技术学科新入选“十四五”江苏省重点学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建设瞄准国际前沿,面对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人才与科技需求,建设一流学科。进一步完善高层次人才的培育引进机制,培养高素质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领域人才,服务国家和江苏地方生态文明建设,将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测绘科学与技术学科围绕现代水利信息化、重大工程安全、水资源生态保护等对测绘新技术的迫切需求,重点开展天空地一体化监测、大型工程精密测控、水资源环境遥感、智慧河湖等研究,为重大基础设施监测预警保驾护航、为测绘行业标准制定贡献智库、为河湖环境监管提供技术支撑,大力推动水利测绘科技进步,在服务国家、地方和行业经济发展中贡献河海力量。
  • 2022 01.10
    2022年1月7日,地学院召开党史学习教育总结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中央党史学习教育总结会议精神,总结党史学习教育成功经验,建立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不断巩固扩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校党委党史学习教育巡回指导组研工部部长陈杰出席会议并作指导讲话,院党委书记曲永岗作学院党史学习教育总结报告,院党委副书记杨天主持会议。校党委党史学习教育巡回指导组扈雅璐老师,院领导班子、各党支部书记以及委员和师生代表参加了会议。曲永岗书记在总结报告中指出,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学院党委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和校党委工作部署,在学校党史学习教育巡回指导组指导下,按照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要求,精心组织实施、有力有序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求实、务实、扎实。学院党委按照对标对表、突出特色、分类指导和统筹推进的目标要求,全面系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完善学习机制,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充分发挥平台优势和资源优势,用好红色资源,利用新技术新模式,创新党史学习教育实践形式,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分层分类;坚持将学习党史同对照工作、总结经验结合起来,将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激发出的热情转化为推动办实事
  • 2022 01.06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了第十批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的最终评选结果。我院杰出校友李清波荣列其中,获“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称号。李清波,1981年本科就读于河海大学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现任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30多年来,先后主持完成了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泾河东庄水利枢纽、黄河古贤水利枢纽等10余项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勘察研究工作,在复杂水文地质勘察研究与防渗处理、红层高坝坝基抗滑稳定性分析评价、岩质高边坡稳定性分析评价及加固处理、工程勘察信息化等专业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解决了一系列富有挑战性的技术难题。作为第一完成人荣获国家优秀工程勘察金奖及岩土行业建国60周年“十佳勘察与岩土工程大奖”,作为主要完成人的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等多个奖项。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是中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国家级荣誉称号。评选工作每两年进行一次,评选范围涵盖工程勘察设计行业28个专业。第十批授予了35名同志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称号。
  • 2021 12.15
    2021年12月13日,地学院在江宁校区笃学楼107会议室召开第二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全体教职工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曲永岗主持。首先,参会人员全体起立,奏唱《国歌》。随后,院长王锦国代表学院领导班子作《地学院学院2021年度工作报告》,从党建与思想政治、党风廉政建设、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科学研究、本科生培养、学生教育管理、师资队伍建设、内部管理与保障、国际合作交流等九个方面,全面总结回顾了学院2021年度各项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并明晰学院未来发展思路与举措;学院办公室主任唐宏作了《2021年地学院财务工作报告》,向代表们汇报了本年度学院各项经费开支情况;学院党委书记曲永岗向代表们汇报了2021年度学院提案办理情况,并指出在新的一年,学院工会将继续围绕中心,搭建平台,坚持服务教学,服务教职工、共创和谐。与会代表们审议通过了大会报告,并对学院领导班子进行了民主测评。最后,学院号召全体教职工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潜心教书育人、管理育人,
  • 2021 12.14
    为了进一步增强地学院广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普及网络安全知识,创造安全稳定的网络环境,12月8日,地学院邀请保卫处吴青山副处长在笃学楼208会议室,为学院各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同学开展网络安全知识讲座。讲座培训会上,吴青山副处长强调国家十分重视电信网络诈骗问题,他从要加大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力度、电信网络诈骗的危害、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难度、高校常见电信网络诈骗类型以及如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等五个方面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电信网络诈骗的相关知识。通过开展此次网络安全知识培训,进一步完善了同学们的网络安全知识,增强了防电信网络诈骗意识,为同学们安全进行网络学习、生活,平安度过美好大学时光奠定了良好基础。
  • 2021 12.13
    ---地质科学与工程系党支部与2020级地质工程专业硕士生党支部共建联合主题党日活动12月9日,河海大学地学院地质科学与工程系党支部和2020级地质工程专业硕士生党支部在院党委曲永岗书记带领下,开展了“缅怀先烈学党史,奋进笃行谋新篇”支部共建联合主题党日活动。奋进笃行谋新篇上午全体人员参观了河海大学常州金坛新校区,详细的了解了金坛新校区的建设情况和未来规划,对学校未来长远规划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纷纷表示将奋进笃行为河海大学的发展谋新篇。河海大学常州金坛新校区位于沪武高速以南、长荡湖以北,总用地面积2248亩,是金坛区内第一所高等院校。建设常州金坛新校区,是学校积极响应教育部长江教育创新带建设,主动融入‘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的关键举措,也是学校着眼未来跨越式发展,获取新动能、实现新突破的长远布局。该校区将与河海大学西康路校区、江宁校区实行一体化管理,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未来将开设机械工程、物联网工程、人工智能及常州研究生院、产业技术研究院等,以对接长三角产业发展布局,引领未来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互联网+、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发展方向,规划入住全日制在校学生2万人。缅怀先烈学党史下午,全体人
  • 2021 12.01
    申请自然科学基金是我院科技工作的重点内容,2021年11月30日学院召开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经验分享座谈会暨2022年申报动员会,苏红军教授结合自己立项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面上项目、优秀青年项目的经验,为申报教师分享了申报注意事项、申报书撰写心得,要做到认真选题,凝练科学问题,精打细磨,提高申请书质量。科研院长窦智教授主持了会议,并通报了学院近年来国家基金项目申报和立项情况。参会教师表示本次交流会内容全面丰富,针对性和实用性强,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收获颇丰,并就自己申请中遇到的困难提问,互动热烈。
  • 2021 11.28
    2021年10月29-30日,第六届江苏省高校测绘地理信息创新创业大赛在南京工业大学举行,大赛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来自省内15所高等院校的64支队伍共186位选手、74位领队和指导教师参赛。我院杨英宝副院长、岳建平教授、苏红军教授、薛朝辉教授带领由测绘科学与工程系和地理信息系共同组成的七支队伍参赛,破纪录地获得了特等奖4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芮小平、陈跃红、王山东、贾东振、许捍卫、何丽娜六位老师获得了优秀指导教师奖,我校获得了优秀组织奖(全省仅五所高校)。大赛面向江苏省高校测绘地理信息学科相关专业的在校本科生与研究生,共设有创新开发、创新设计、创业计划类三大竞赛类别。凭借前期精心准备、现场激烈角逐,河海大学代表队在众多队伍中脱颖而出,斩获佳绩。其中,《新一代天气雷达数据三维可视化及风暴体识别系统》获创新设计本科生组特等奖;《基于激光雷达和视频AI的物料自动化装车系统》获创新设计研究生组特等奖;《基于BDS的应急抛撒式江河水流测速系统》和《手机端北斗反射信号陆面遥感系统》获创业计划组特等奖;《健康路径app》获创业计划组一等奖;《“我知道你在哪儿”场景图像定位系统》获创
  • 2021 11.12
    为统筹解决我国复杂的水问题,维护河湖健康,完善水治理体系,保障国家水安全,健全河湖管理长效机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党中央制定了全面推行河湖长制的决定。河海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科“智慧水利”科研团队充分挖掘地理信息技术优势,提出了复杂背景下河湖生态环境智能评估的关键技术,创造性地构建了河湖长制评价体系,研发了“河长制智能化第三方评估系统”,填补了河长制智能化评估的空白,解决了河网水系责任配置、河湖卫星/无人机监测、农业面源污染调查、水质数据分析、河长履职评价等科学难题,显著提高了评估效率和质量,保证了评估结果的公平、公正、公开。河长制总体开发路线河长制智能化第三方评估系统界面我校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在水利部的大力支持下,充分发挥河湖管理保护方面具备理论和人才优势,专门成立了水利部“河海大学河长制研究与培训中心”。依托该中心,将团队研发的评估系统推广应用于水利部和生态环境部联合开展的全国 31 省市区河湖长制第三方评估,得到水利部、生态环境部、河北省水利厅、江苏省环保厅等部门和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认可,评估方法极大地减少了基层工作量;成果推广应用于长江大保护
  • 2021 11.11
    2021年11月11日上午,2021年度“河海大学金锤奖学金”推荐评选答辩会在笃学楼925顺利举行。校友办副主任赵冰,皖江工学院党委书记张勤,河海大学设计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马晓辉,地学院副院长窦智,地学院党委副书记杨天,地质系主任魏继红及班导师代表李磊出席评审会现场。金锤奖学金评选面向河海大学及皖江工学院地质工程专业学生,本次共评选获奖学生18名,其中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获奖学生15名,皖江工学院3名。此奖旨在鼓励在校学生坚持热爱地质专业、勤奋刻苦学习,在社会工作、社会实践和公益服务等方面发挥榜样作用,不断学习并践行地质工作者艰苦朴素、脚踏实地的工匠精神,保持初心,矢志前行。此次奖学金评审全程秉承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通过学生自主报名、学院审核、公开答辩等环节考察学生学习、科研竞赛、综合素质等方面,充分展现了新一代地质专业学生昂扬的精神风貌。鼓励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进一步夯实学院学风,提高学生培养质量。
  • 2021 10.28
    2021年10月27日,校党委副书记郭继超一行莅临地学院院调研指导工作。院党委书记曲永岗、副院长茅昌平、副院长窦智、院党委副书记杨天、地质系主任魏继红以及班导师、全体辅导员参与了调研座谈会。会议开始,杨天副书记从2021届本硕博总体就业情况、2021届博士生详细情况分析、升学情况分析、2022届就业岗位分析、2023届本硕博就业工作安排等五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我院就业及升学情况,分析了当前的升学及就业形势,详细说明了我院就业创业工作相关举措。曲永岗书记围绕学院三全育人试点院系建设,从制度保障到位,重点单位多形式合作对接到位,进一步分析目前就业意向和就业形势,强调注重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培养学生,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窦智副院长、茅昌平副院长、魏继红系主任分别就科研发展与人才培养、本科教学与学生综合能力发展、学科发展与学生就业去向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发言。学生处、研究生工作部、校团委等部门负责人就人才培养、职涯生涯辅导、学生工作特色、意识形态教育、我为师生办实事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发言。最后,郭继超副书记首先对学院三全育人试点院系整体工作予以了肯定。他指出要继续深化三全育人试点院系改革工作落到实处,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