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地质学学科硕士点于2011年得到成功审批。该学科以地球化学、构造地质学等二级学科为支撑,把动力地质学基本原理和理论与水文学密切结合,以解决重大地质环境演化、重大工程建设及维护中的关键地质学理论及技术问题为基本特色。
学科方向瞄准国际地质前沿,紧密结合河海大学教学与科研优势,重点开展水在板块运动、盆地演化、造山运动中的作用机制;区域地质环境灾变前的准确预警和应急方案;青藏高原隆升与冻土环境演化、区域构造应力场及岩石变形、大型工程基础地质稳定性评价;干旱区土壤系统中水分运移及沙漠形成演化;大地构造与区域构造控制特种资源超常富集成矿机制;地球化学在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等方面的应用以及岩土体地下水渗流理论与探测等方向开展基础理论及应用基础研究。这一学科以地质学为核心,多学科交叉,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及国际原子能机构等有长期合作关系,其中地下水深循环与重大地质环境效应之间的耦合作用等理论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部分研究成果曾在《Nature》、《Geology》等国际知名学术刊物等刊出并引起同行关注。另外,本学科积极探索开展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模式和发展思路,紧密配合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先后参与了三峡、小浪底、大亚湾核电站等多个国家重大水电工程项目的基础地质研究,同时应用地质学基本理论开展病险水库、矿井等各类重大工程后期维护、次生地质灾害预报监测等研究,使培养的学生具备理论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近几年来本学科方向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近20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项,部省级基金项目5项。获得国家及部省级科技进步奖5项,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10项,科研经费达2000万。人才队伍的知识、专业及年龄组成合理,现有教学及科研人员15名,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及高级实验师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有13人。本学科依托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同位素水文学研究平台,另外拥有开展环境地质、构造地质、矿产地质、遥感地质及水文地质基础理论、模拟研究的各类实验室、仪器设备及软件等科研支撑条件。
全球变暖趋势加剧,地质构造活动强烈,各类地质灾害频发,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深刻影响着地表作用过程,特别是许多地质、环境问题都与水密切相关,这对本学科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因为紧密结合河海大学自身特色,更为以水科学为特色的地质学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