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 2022 11.15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落实新时代党建工作的新要求,拓展校企合作的新领域,2022年11月11日,地学院党委书记曲永岗、院长刘瑾率队赴江苏省地质勘查技术院开展共建活动。江苏省地质勘查技术院党委书记、院长刘建东,副院长佘继红、副院长徐明钻,纪委书记蔡明堂,院首席工程师李文林,以及相关党群部门负责人出席本次活动。校企双方就支部共建、产学研合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并举行了支部共建、产学研共建协议签字仪式,以及产学研实习基地揭牌仪式。江苏省地质勘查技术院纪委书记蔡明堂主持会议,对曲书记一行到访表示热烈欢迎。江苏省地质勘查技术院党委书记、院长刘建东为本次共建活动致辞,希望以此次共建为契机和起点,共同将技术优势、人员优势更好地转化为生产优势、发展优势。江苏省地质勘查技术院副院长徐明钻介绍了勘技院的历史沿革,在人才、专业、技术、装备等方面的行业优势,以及近年来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座谈会上,院党委书记曲永岗对江苏省地质勘查技术院对学校学院一直以来的支持表示感谢,并表示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时刻,学院与江苏省地质勘查技术院签订共建协议,正当其时,意义重大。曲书记指出,本
  • 2022 11.14
    2022年11月11日-13日,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在重庆市重庆大学举行,该赛事由教育部等十二部委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经过激烈角逐,由我院与大禹学院共同推报,刘瑾、马晓凡、杨天、樊舒婕(大禹院)、梅红5位老师共同指导,孙云儒、黄庭伟、王禄艺、崔彤、姚佳玮、徐悦、张应允、刘珂孜、蒋娅婷、黄铮、叶先一、岳修任、陈霄颖、张晨阳、马柯、宋泽卓、王梓等多位同学共同完成的创新创业项目《宏川生态——陡立岩坡复绿领航者》参加高教主赛道本科生创意组角逐,获全国银奖。据悉,大赛报名参赛人数达450万余人,参赛项目340万余个,覆盖参赛国家和地区111个,此次竞赛成绩为历年来我院参加该赛事的最佳成绩,取得重大突破!
  • 2022 11.10
    2022年11月9日,中国水利学会2022学术年会地下水分会成功召开。根据疫情防控需求,本次会议通过线下线上相结合的形式举行,在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设立了线下会场。年会由中国水利学会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水文地质专业委员会、河海大学、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共同承办,王锦国教授为分会场主席。中国水利学会副秘书长吴剑,中国水利学会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委会主任委员张兆吉分别在开幕上致辞。中国水利学会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委员会始终贯彻“科教兴国”战略,紧密围绕地下水中心工作,针对当年涉水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开展了深入和细致研讨,为支撑水利科技进步发展、助力水利科技工作者成长成材等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当前地下水环境与资源发展需求,为更好地发挥学术会议学术引领作用,突出交叉学科、多领域的交流融合,年会以“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利用”为主题,邀请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万力教授、长安大学王文科教授、济南大学胡晓农教授、吉林大学赵勇胜教授等国内知名专家和学者作特邀报告,以水利科学、地球系统科学为指导,以地下水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切
  • 2022 11.10
    为进一步加强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组织建设,提升学院党委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根据学院党委实际情况,经校党委研究同意,11月9日,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在笃学楼208召开全体党员大会补选党委委员。为确保此次补选委员工作圆满完成,会前,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以及学校党委有关文件的规定及要求,经过充分酝酿补选委员候选人预备人选,报学校党委审批同意,召开党委党员大会进行选举。大会由我院党委书记曲永岗同志主持。会议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开始,会议伊始,全体党员表决通过了补选党委委员的选举办法和监票人、计票人名单,随后,曲永岗书记宣读了《关于同意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补选党委委员候选人预备人选的批复》,报告候选人预备人选酝酿产生情况,介绍候选人预备人选简历,进行大会讨论并根据多数选举人的意见确定候选人。选举过程中,与会党员均本着对组织、对事业、对同志负责的态度,进行充分考虑,认真填写了选票,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在监票人的监督下投出了自己庄严的一票。在等待选票结果的同时,曲永岗书记带领全体党员共同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向全体师生党员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
  • 2022 11.07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广大教师做好老师和大先生,11月4日,地学院召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青年教师座谈会,结合个人在思想、教学、科研工作等方面的情况,畅谈学习心得,细说感受体会。曲永岗书记主持会议,刘瑾院长、杨英宝副院长、系主任、支部书记、学院青年教师代表参加了会议。 座谈会上,各位教师介绍了自己的基本情况,研究方向,对如何提高教学科研水平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围绕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家对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深感责任重大,表示要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潜心问道,主动吸取先进知识,向老教师学习经验,注重传授创新知识,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刘瑾院长对教师们的辛勤工作表示肯定,要求大家要强化责任担当,在提高教师个人素质上下细功夫,注重教学与科研的双重发展。首先要重视学生评教工作,积极学习先进教学方法、积累教学经验,把专业研究融入到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其次要重视科研工作,积极融入新环境,融入团队,充分利用各类平台,主动出击,找准契合点,做好学科交叉研究;第三要积极
  • 2022 11.02
    近日,我院青年教师孙克克副研究员与合作者中国科学院院士邓军教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王庆飞教授、南方科技大学陈斌教授等在国际矿床学顶级期刊《Mineralium Deposita》上发表了题为“Formation of Sn-rich granitic magma: a case study of the highly evolved Kafang granite in the Gejiu tin polymetallic ore district, South China”的学术论文。Sn为典型的亲氧元素,其矿化往往与富挥发份(F、Li、B等)、低氧逸度、高分异的S型花岗岩密切相关;而Cu为典型的亲硫元素,其矿化与富水、高氧逸度、低分异的钙碱性I型花岗岩紧密相关。截然不同的地球化学性质致使两者很难共生。然而,在部分锡矿中伴生有具有重要工业价值的铜矿化,其中铜的来源及其与高分异花岗岩之间的成因联系悬而未决,一直是矿床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图1 云南个旧矿集区地质示意图本研究以全球最大锡矿个旧矿集区内铜矿化最显著的卡房成矿花岗岩为研究对象,对这些花岗岩开展了系统的岩相学、主微量、Nd同位
  • 2022 10.19
    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精神,坚持不懈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积极营造崇廉拒腐、风清气正的校园文化氛围,地学院党委组织全院师生开展观看“喜迎二十大 清廉润河海”校园廉洁文化主题展活动。自10月11日起,学院党委以党支部为单位,分批次组织党员干部和师生前往观展,师生们反响热烈。学院党委曲永岗书记指出,廉洁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廉洁文化建设活动,能够有效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本次活动充分彰显了廉洁文化底蕴,体现了河海廉洁文化传承;围绕廉洁主题,发挥了河海廉洁文化长廊的育人功能。通过本次展览及后续的相关活动,学院党委要持续加强廉洁教育,涵养清风正气,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推动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本次展览中,全院师生依次学习了“廉风永传”、“强基固本”、“启智润心”、“筑牢阵地”、“品牌创建”五个版块,了解到了从建校初期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纪律作风建设的经验成效。测绘科学与工程系支部书记苏红军老师指出:“通过参观学习,进一步增强了教职员工的廉洁自律意识,进一步筑牢了校园廉洁文
  • 2022 10.16
    2022年10月16日上午10时,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党的二十大作报告。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在笃学楼925会议室、笃学楼107会议室、地质系支部书记工作室、测绘系支部书记工作室设立集中收看会场,全体院领导班子、全体教师党员、全体党支部委员、学生代表等参会集中学习收看大会直播盛况。学院教师、学生党团员等通过网络、电视等多种形式自行学习收看大会直播。笃学楼925会场地质系支部书记工作室会场笃学楼107会场测绘系支部书记工作室会场收看直播后,师生们纷纷表示心潮澎湃、深受鼓舞,结合实际热议会议精神。并明确表示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继续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信心、同心同德、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曲永岗: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的报告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
  • 2022 10.16
    近日,我校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陈国辉副研究员与合作者英国爱丁堡皇家学会院士Alastair H. F. Robertson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吴福元研究员在国际地学顶级期刊《Earth-Science Reviews》(IF=12.038,中科院1区TOP期刊)上发表了题为“Detrital zircon geochronology and related evidence from clastic sediments in the Kyrenia Range, N Cyprus: Implications for the Mesozoic-Cenozoic erosional history and tectonics of southern Anatolia”的学术论文。该成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大陆演化与季风系统演变)、重大研究计划项目(特提斯地球动力系统)及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建立微地块的亲缘关系,定性恢复古气候环境和古海洋环流格局是板块构造研究的热点。环冈瓦纳陆块解体、新特提斯洋形成、阿拉伯与欧亚大陆汇聚拼合以及安纳托利亚板块“侧向逃逸”等地质过程,
  • 2022 09.29
    2022年9月27日,安徽省地勘局第一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党委书记兼院长姚波等一行7人来到我院开展调研交流并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我院院长刘瑾、副院长杨英宝、副院长茅昌平、副院长窦智、党委副书记杨天、地质科学与工程系主任魏继红、副系主任赵燕容、地球关键带研究所所长谭红兵、水文地质与环境研究所所长黄勇、副所长陈舟,测绘工程研究所所长黄其欢、测绘科学与工程系副系主任沈月千和部分教师代表等出席本次交流活动,会议由窦智副院长主持。刘瑾院长首先致欢迎辞,对姚波院长一行到访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就学院历史沿革、学科建设、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技创业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安徽省地勘局第一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党委书记、院长姚波全面介绍了勘查院的历史沿革、组织结构、主要业务板块、发展情况和人才需求情况。他表示,勘查院长期以来把引进和培育高层次人才作为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真诚希望可以与我院加强交流,从人才培养平台建设、实习实践合作、产业学院建设加强全面合作,为实现双方高质量发展赋能。学院副院长杨英宝就学院研究生教育、测绘学科概况,副院长茅昌平就学院本科生教育、地质学学科概况进行了介绍与交流。副院长窦智就学院科研
  • 2022 09.23
    9月22日上午,地学院召开“一流专业建设”工作推进会议。学院党委书记曲永岗,院长刘瑾,副院长杨英宝出席会议,会议由茅昌平副院长主持。地质工程、测绘工程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相关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学院邀请教务处副处长陈磊、力材院副院长雷冬教授、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副院长胡鹤轩教授、地学院周志芳教授、岳建平教授作为专家参与会议。地质工程专业赵燕容和测绘工程专业沈月千两位老师分别向参会人员汇报了两个专业的基本情况、教师发展与教学团队建设、课程教材资源开发等七个方面建设情况。与会专家根据两个专业目前建设情况分别提出相关建议。曲永岗书记强调,一流专业建设不仅关乎学院的事业发展,更是建设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的建设的根基所在。要牢牢把握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建设方向,明确面向未来、适应需求、引领发展、理念先进、保障有力的奋斗目标,为我院“一流学科”创建打下坚实基础。刘瑾院长做总结讲话。她对目前两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申报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要求一是要高度重视,提高认识。一流专业建设是我院争创一流学科、加快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要不断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提升学院核心竞争
  • 2022 09.23
    党建进社区,育人入一线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地学院党委结合学院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积极探索在学生社区中开展功能型党组织建设工作,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抓实干促发展,在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学院建设、江苏省党建标杆院系创建工作整体统筹和部署下,努力把学生社区功能型党支部建设成为学生党建前沿阵地、“三全育人”实践园地,不断夯实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努力构建“五育并举”人才培养新模式。2022年9月18日、9月21日,河海大学江宁校区1舍、14舍、15舍三个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功能型党支部在思源楼和创新创业小镇,以“党建进社区,育人入一线”为主题,结合新生入学教育,开展三次社区功能性党支部党日活动。2022级部分研究生新生参加了此次活动。首先,同学们在各支部成员带领下,通过轻松愉快的破冰小游戏,让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彼此熟络,增加了社区内同学的沟通交流,提升了社区功能型党支部的凝聚力,同时也对未来三年的研究生生活增添了一份憧憬和美好期待。破冰活动之后,地学院李勇、朱淳、王笑蕾、董梦龙、章浙涛
  • 2022 09.09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22年度国家自然基金项目评审结果,我院获批立项5项,其中面上项目4项、青年项目1项项,获得经费资助280万元。此外,江苏省科技厅公布了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结果,我院获批立项4项,获得经费资助90万元。截止目前,我院共获得国家和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9项,获得经费资助370万元。窦智教授、黄其欢副教授、薛朝辉青年教授、庄超青年教授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资助,孙逸群博士后获得青年项目资助。薛朝辉青年教授和陈舟副教授获得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程卫博士后和李兆博士后获得青年项目资助。
  • 2022 09.02
    2022年8月31日-9月1日,“地学院2022级专业学涯公开课暨师生见面会”在笃学楼208召开。地质专业学涯公开课暨师生见面会 出席 “地质专业学涯公开课暨师生见面会”的有刘瑾院长、91级校友苟联盟、地质科学与工程系主任魏继红、地质科学与工程系副主任赵燕容、董梦龙老师、张琳老师。本次会议由地质科学与工程系副主任赵燕容主持,全体2022级地质工程专业学生及2022级辅导员参会。 首先,刘瑾院长以自己学生时期的经验为出发点,指出在大学要提高自己的站位格局,学会为自己的人生做规划、树立目标,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刘瑾院长最后还强调大学学习最重要的是自我约束能力,同学们脱离了中学时期受他人约束的状态,需要在大学自行分配时间中学会自我约束、自行规划。 随后魏继红主任阐述了我校地质专业及学科发展。经过多年发展,我校地质专业教学制度已经相当完善,也拥有了多项省级品牌专业,同时在我校地质专业就读可以从研究生到博士乃至博士流动站,这给予了同学们广阔的发展平台。 校友苟联盟从同学们初入大学拥有的梦想为出发点,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介绍了多种地质工程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提出地质专业涉及到多种领域、有多种选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