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 2024 03.01
    为推动河海大学地质专业安徽校友联谊,加强校企合作,巩固校友情谊,2024年2月28日,安徽校友会地质分会校友代表,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勘测二处处长吕锦伟、安徽省城建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岩土工程勘察设计院副院长陈健、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勘测二处总工石凯和安徽水安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勘测院院长郭立辉回母院开展座谈交流活动,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刘瑾、党委书记马孟珂、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张玲彬、副院长赵燕容和副院长肖儒雅出席本次活动。座谈会上,刘瑾院长对各位校友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并从学院组织架构、历史沿革、人才培养、科研创新、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对院系近年来的发展成就进行介绍。校友代表吕锦伟详细介绍了成立河海大学安徽校友会地质分会的相关事宜,希望通过成立校友会进一步加强与学校学院的联系,凝聚校友力量,共同搭建好校企之间产学研合作桥梁,为母校和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今后,学院将进一步加强校友工作,使学院和校友之间强化联络、共享共通、互促发展,进一步推动校友资源与学校学院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力量有机结合,共同推动产学研融通,引
  • 2023 12.14
    2023年12月8-10日,第五届SEG岩石物理与地下流体检测国际研讨会在河海大学召开,并同步线上直播。来自国内外100余位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参加此次研讨论。本次大会由河海大学主办,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化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SEG中国、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岩石物理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井孔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中国声学学会检测声学分会以及中国石油学会石油物探专业委员会协办。本次会议聚焦“环境资源地球物理勘查及地下流体检测理论、方法与技术应用”,旨在积极推进扩大相关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提高国内相关学科方向的科研水平,并进一步发挥高校功能,加强学科基地与优势资源整合及建设,凝练关键性科学问题,促进产、学、研联合发展及不同学科方向之间交叉与融合,从而通过国际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以期逐步寻求途径,解决基础理论方法共性前瞻技术层面的关键难题。会议现场大会开幕式由河海大学副校长郑金海教授、SEG中国执行总裁黄旭日教授分别致辞。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钱卫教授主持开幕式。副校长郑金海教授代表主办单位向各位与会专家、学者致以诚挚欢迎。郑金海校长回顾了河海大学的历史渊源,强调学校一直秉持着“
  • 2023 12.11
    近日,我院以第一完成单位发表在能源领域权威期刊《Renewable Energy》上的学术论文“Suitability Evaluation System for the Shallow Geothermal Energy Implementation in Region by Entropy Weight Method and TOPSIS Method”入选2023年江苏省自然科学百篇优秀学术成果论文,该论文为ESI高被引论文,通讯作者为我院骆祖江教授,第一作者为李兆博士后。2023年江苏省自然科学百篇优秀学术成果论文推选工作由江苏省科协、省委人才办、省教育厅、省科技厅联合开展,全省20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省级学会、地方有关部门等进行初评后,推荐了947篇论文进行参评,经两轮专家评审,最终评选了百篇优秀学术成果论文。
  • 2023 12.07
    2023年12月6日,地学院在江宁校区笃学楼208会议室召开第二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八次全体会议,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曲永岗主持。首先,参会人员全体起立,奏唱《国歌》。随后,院长刘瑾代表学院领导班子作《地学院2023年度工作报告》,从党建与思想政治、党风廉政建设、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科学研究、本科生培养、学生教育管理、师资队伍建设、内部管理与保障、国际合作交流等九个方面,全面总结回顾了学院2023年度各项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并明晰学院未来发展思路与举措;学院办公室主任唐宏作了《2023年地学院财务工作报告》,向代表们汇报了本年度学院各项经费开支情况;学院党委书记曲永岗向代表们汇报了2023年度学院提案办理情况,并指出在新的一年,学院工会将继续搭建平台,坚持服务教学,服务教职工、共创和谐。与会代表们审议通过了大会报告,并对学院领导班子进行了民主测评。最后,学院号召全体教职工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潜心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对学院事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为学院高质量发展贡献力
  • 2023 12.04
    2023年12月1日至3日,中国水利学会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委员会2023学术年会暨第一届“地下水博士生学术论坛”在南京成功召开,来自全国50余家高校及科研院所200余位学者共聚一堂。本次大会,由中国水利学会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委员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资源能源教育分会和河海大学主办,并联合发起第一届“地下水博士生学术论坛”。旨在立足高层次人才培养、强化基础研究的战略高度,打造一个多领域、深融合的高端平台,进一步拓宽博士生的学术视野、增进成果交流,为提升我国地下水与工程、水文地质学学科水平注智添力。会议现场大会开幕式由中国水利学会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河海大学科技处处长王锦国教授主持。中国工程院院士、校党委书记唐洪武和中国水利学会副秘书长鲁胜力分别致辞。校党委书记唐洪武对我校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校友周创兵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致以诚挚的祝贺,对与会专家、学者表示诚挚欢迎,表示本次会议议程紧凑、内容丰富,并充分肯定了本次学术年会的重要性和充分性,以及发起的第一届“地下水博士生学术论坛”对我国地下水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战略意义。中国水利学会副秘书长鲁胜力对参会的专家学者表示热
  • 2023 11.28
    2023年11月22日,中国工程院公布2023年院士增选名单,我院校友周创兵、刘汉龙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创兵,男,1962年生,江苏启东人,1984年本科毕业于华东水利学院(现河海大学)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1987年在河海大学获岩土工程硕士学位,1995年获武汉水利电力大学(现武汉大学)水工结构工程博士学位;2013年前在武汉大学工作,之后在南昌大学任职任教,现任南昌大学流域碳中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大坝工程学会库坝渗流与控制专委会主任。周创兵长期从事水工岩石力学与库坝安全研究,是该领域学科带头人。周创兵刘汉龙,男,1964年生,江苏高邮人,1986年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土木系水工结构专业,1990年12月和1994年6月分别毕业于河海大学岩土工程专业,获硕士和博士学位。1997年7月在河海大学由讲师直接破格晋升为教授,1998年8月获博士生导师资格。1999年5月至2009年10月,历任河海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岩土工程研究所副所长、所长,河海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河海大学科学研究院副院长。2009年10月至2013年12月任河海大学土木与
  • 2023 11.27
    为进一步健全学院就业指导体系,推动学院学生生涯发展咨询工作室建设,全方位支持学生的成长成才,2023年11月24日,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校外生涯导师聘任仪式于河海大学江宁校区笃学楼925、208隆重举行。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学生处副处长、就业指导中心主任赵海伟,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刘瑾,地质科学与工程系副系主任赵燕容,测绘科学与工程系副系主任李嘉,受聘校外生涯导师出席本次大会。大会由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张玲彬主持。会上,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刘瑾向出席本次活动的各位校外生涯导师表示热烈欢迎,并就学院基本情况做介绍。她表示,在过去一段时间,学院在学校的支持和指导下、全体教职工的不懈努力下,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及就业、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成果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绩,本次活动也是学院在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方面做出的一次尝试,希望借助各位校外生涯导师的专业力量和资源优势,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对接社会需求,携手为学生成长成才保驾护航。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学生处副处长、就业指导中心主任赵海伟代表河海大学学生工作处致辞,他提及,河海大学学生工作部门深入思考新的时代背景下学生工作的新使命
  • 2023 11.22
    2023年11月18日,2023年度宝钢教育奖在上海揭晓。我院教师王锦国教授荣获“宝钢优秀教师奖”。 王锦国,男,1974年生,山西阳泉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任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院长,现任河海大学科技处处长。 主要从事水文地质、地下水污染与修复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先后主持承担了场地土壤污染成因与治理技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重点区域场地有机污染空间分布与驱动机制”、国家和省部级基金及重大工程项目30多项,在地下水参数测试技术和方法、地下水污染迁移及控制机理、岩溶地下水运动及环境保护等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其中SCI、EI检索30余篇,出版专著3部,参编规程3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5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获批江苏省“333工程”青年学术带头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等人才计划。
  • 2023 11.17
    随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从专业应用扩展到大众市场,其观测条件变得日益复杂,如观测环境恶劣化、接收设备轻量化、信号类型多样化等,容易引起非模型化误差突出、数据质量频繁恶化、数学模型解算异常等难题,难以获得精确可靠的导航定位结果。近期,地学院测绘工程研究所在复杂条件下北斗/GNSS精密导航定位与位置服务理论方法及应用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进展。图1 复杂条件下北斗/GNSS精密导航定位问题在非模型化误差精细处理方面,系统提出并研究了GNSS非模型化误差处理理论与方法。具体包括:构建了经典的GNSS非模型化误差实时探测理论,检验有效率达到90%以上;提出了GNSS非模型化误差精确补偿方法,重点包括高时效随机模型弹性优化策略以及高容错函数模型弹性调整方案,能使RTK和PPP精度稳定在厘米级甚至毫米级;给出了顾及非模型化误差的GNSS数据质量可靠控制策略,重点提出了几种易于实现的多路径、差分码偏差(DCB)和系统间偏差(ISB)的评估控制方法,有效提升了定位精度和可靠性。图2 非模型化误差精细处理理论与方法在异常数据准确修复方面,系统研究了复杂条件下GNSS异常数据预处理和后控制的理论与方法。具体包括
  • 2023 11.15
    2023年11月14日,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孟新前来我院对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和党风廉政建设情况进行检查指导。校党委办公室、党委组织部、校纪委办公室、人事处、学生处等有关负责同志陪同检查,院班子成员全体参会。孟新书记详细听取了学院关于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和党风廉政建设情况汇报,对学院两方面工作给予充分肯定,认为学院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具有“抓关键、抓重点、抓典型”的特点,学院在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方面不断强化制度意识,夯实制度根基,在建章立制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提出了公心对于班子决策至关重要,学院严格执行制度规章,确保常态长效;指出了学院注重工作求实效,深刻认识到了学院青年教师工作的重要性。孟书记希望,学院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完善执行民主集中制;加强班子建设,注重班子队伍团结;积极听取师生意见,发挥集体决策的优势;围绕“抓落实”问题,不断促进学院事业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此次专项检查通过听取汇报、个别谈话、查阅台账等形式对学院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曲永岗书记围绕学院领导班子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经验做法、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学院议事规则实际运行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加强基层党组织民主集中制建设的意见
  • 2023 10.31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多届校友举行返校活动2023年9-10月,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500余名校友满怀对母校、母院的眷恋和感恩,重返校园,开展返校活动。其中,地质79级校友举行了毕业40周年返校活动,地质84级校友举行了毕业35周年返校活动,地质、测量87级校友举行了入学36周年返校活动,地质、测量89级校友举行了毕业30周年返校活动,地质98级校友举行了入学25周年返校活动,地质99级校友举行了毕业20周年返校活动,地质09级校友举行了毕业10周年返校活动。在校友座谈会上,唐书记代表学校向校友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向校友们一直以来对学校事业发展的热切关心与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他介绍了学校各项事业取得的进展,特别指出学校常州新校区的正式启用是学校发展新的里程碑。唐书记表示校友是母校事业发展最可信赖、最可依靠的力量,母校每一点进步都凝聚着广大校友的关爱与支持。在各位校友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全校师生必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进取的姿态,面向世界一流特色研究型大学的目标愿景,守正创新,砥砺前行,共同谱写无愧历史、无愧师生的光辉篇章!他也期待着校友们能够常回母校看看,为母校的发展建言献
  • 2023 10.30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推进社区党建创新工作,不断拓展社区党建工作内涵,以党建工作为引领,丰富多样形式,推动科研进社区,联学共建进社区,持续打造党建进社区阵地建设。2023年10月25日,科技处党支部与地学院社区功能型党支部在江宁校区思源楼107会议室开展“联学共建促提升,凝心聚力谱新篇”联学共建进社区党日活动。 科技处处长王锦国以“激扬青春热血,矢志科技报国”为主题为支部学生带来了一场主题鲜明、意义深刻的专题党课。活动由地质工程本科生党支部书记闫蕴琦主持,科技处王锦国、张建军、陆宏生、唐静、王志文、颜祥、施学哲、高鹏、潘婕,地质本科生党支部书记闫蕴琦,地质本科生党支部全体党员、地学院本科生社区功能型党支部党员代表参会。 讲座上,王锦国处长首先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大学生的寄语为前言,向我们提出大学生应该努力投身于科技创新,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王锦国处长主要从:我们为什要可以创新、我们该如何投身科技创新、给青年学生的一点建议三个方面进行了相关介绍。 就我们为什么要科技创新,王锦国处长从科技事业的重要性、世界发展局势等方面做出了解释。无论是鸦片战争的“科
  • 2023 10.24
    2023年10月21-22日第四届全国大学青年教师地质课程教学比赛在长江大学武汉校区隆重举行,全国共有69所高校、176名选手参赛。我院青年教师李超助理研究员获一等奖,董梦龙讲师获二等奖,河海大学获得优秀组织奖。图我院参赛老师合影图李超助理研究员获一等奖图董梦龙讲师获二等奖全国大学青年教师地质课程教学比赛是“全国高校教师教学竞赛排行榜赛事”之一,由中国地质学会主办,中国地质学会地质教育研究分会指导,每两年进行一次。我院历来重视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的培养,不断推进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育方法的深度变革,强化科技前沿与地质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引导青年教师倾心教学、潜心教书育人。此次比赛进一步提高了地质科学与工程系青年教师教学水平,对于加强教师人才队伍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2023 09.29
    2023年9月25日-28日,由共青团江苏省委、中共江苏省委教育工委等单位联合主力的“学思想、跟党走、建新功”江苏高校百校万名团干部思政技能大比武决赛在宿迁学院举行。本次比赛分为专职团干部专项赛、兼挂职团干部和青年教师专项赛、基层团支部书记专项赛三个赛道。在专职团干部专项赛进行了5分钟思政课现场展示、3分钟共青团工作情景案例展示、3分钟评委提问互动3个环节的角逐,我院辅导员闫蕴琦老师荣获二等奖。闫蕴琦老师围绕“行正天地间为天下安澜,弘扬水利精神育时代新人”为主题,以钱正英院士《烽火抢修淮堤》的诗句引入,深情讲述钱正英院士作为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和献身水利事业的治水功勋,以及她在革命战争时期和水利事业中所表现出的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的水利精神,以及水利精神在新时代的弘扬和传承,引导广大青年学子听党话、跟党走,扎根基层,守护天下安澜为己任。地学院将继续深入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师生团干部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沉下心来学、深入学生讲,引领广大青年学生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挺膺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