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 02.27
    姓名黄勇性别男民族汉出生日期1974年6月政治面貌党员执教时间2005年学历研究生学位博士现任职务所长技术职称教授通信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佛城西路8号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邮编211100Emailhyong@hhu.edu.cn黄勇,重庆云阳人(1974-),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主持或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国家科技支撑项目1项、重大基础设施安全保障协同创新中心创新团队1项,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项目1项、水利部公益性行业专项2项、长江学者创新团队项目1项,其它科技项目20多项,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出版专著2部,译著1部,参编规范2部,发表国内外学术论文60多篇,其中SCI/EI收录40篇,授权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3项,外观专利4项。1.教育工作背景2016.07 -至今 河海大学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教授/博导2010.07-2016.07 河海大学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副教授/硕导2007.12-2010.07 河
  • 2022 02.24
    姓名孙克克性别男族汉族出生日期1988.12政治面貌中共党员执教时间学历研究生学位理学博士现任职务技术职称副研究员通信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佛城西路8号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邮编211100Emailsunkk@pku.edu.cn主要从事高分异花岗岩成因、钨锡矿成矿机理、伟晶岩成因及演化过程研究,擅长通过单矿物的系统研究反演岩浆及相关热液矿床演化的精细过程。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于AM、OGR、Lithos等期刊,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等项目5项,参与“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面上基金、重大研究计划等多项基金项目,担任OGR、Lithos、American Mineralogist、岩石学报、地球科学等多个期刊审稿专家。1.教育工作背景2022.01—至今: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研究员2020.01—2022.01:南方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博士后2017.07—2019.1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博士后2012.09—2017.06: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博士2008.09—201
  • 2021 11.03
    巴晶(1980~),男,河海大学地球探测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湖北武汉人。1997年本科毕业于云南大学,2001年获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硕士学位,2008年获清华大学博士学位。曾任西安交通大学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6年调入河海大学。主要从事复杂储层地震波传播理论;岩石物理学;油气地震检测方法及大面积工业化应用科研和教学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研究项目等5项;国家973骨干两项;参加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以及省部级、油田项目20余项;出版英文合著1部、中文独著1部;获省部级科技奖励2项、局级科技奖励多项;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SCI检索32篇(共有15篇发表于专业内顶尖刊物),EI检索12篇。申请专利14项。指导博士后1人,研究生8人。
  • 2021 09.30
    姓名董梦龙性别男民族汉族出生日期1988.04政治面貌中共党员执教时间2021.06学历博士研究生学位工学博士现任职务讲师技术职称通信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佛城西路8号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邮编211100电话Emaildongml@hhu.edu.cn手机13914484280简介1.教育工作背景a.本科:河海大学地质工程专业(2005-2009) b.硕士:河海大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2010-2013)方向:工程地质。导师:张发明教授硕士毕业论文:山区河谷型水库塌岸机理与预测研究c.博士:河海大学地质工程专业(2013-2020)方向:工程地质。导师:张发明教授博士毕业论文:不同软硬岩厚度比陡倾反向坡倾倒变形机理研究d.联合培养博士:美国亚利桑那大学(2015-2016)国外导师: P.H.S.W. Kulatilake教授2. 研究经历研究方向:工程地质;地质灾害;岩体结构与工程稳定;边坡工程稳定。参与项目主要包括:2011年2月~2011年11月,老挝南乌江六级水电站软岩堆石坝特性研究。(中国电建昆明院)2011年11月~2012年2月,贵州官庄水库大型滑坡堆积体稳定性研究。
  • 2021 09.18
    姓 名卫云波性 别男民族汉族出生日期1993.02政治面貌团员执教时间2020.07学 历研究生学 位工学博士现任职务教师技术职称讲师通信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佛城西路8号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邮 编211100电 话Emailybwei@hhu.edu.cn手机卫云波(1993.2~),男,工学博士,讲师,江苏盐城人。201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获学士学位;2020年在南京大学获水文学及水资源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20年7月至今在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地质科学与工程系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各一项,参与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1.教育工作背景2020.07-至今 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地质科学与工程系2015.09-2020.06 南京大学 水文学及水资源博士2011.09-2015.06 南京大学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学士2.期刊论文[1] Wei, Y., Chen, K. *, Wu, J. * (2020). Estimation of the Critical Infiltration Rate for Air Comp
  • 2021 06.08
    姓名王笑蕾性别女民族汉出生日期1991.01政治面貌中共党员执教时间2018.11学历博士学位博士现任职务技术职称副教授通信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佛城西路8号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邮编211100电话18914725261Emailgnsswxl@hhu.edu.cn手机18914725261 王笑蕾:女,汉族,1991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入选河海大学大禹学者人才计划(第四层次)。从事导航系统应用研究,主攻GNSS遥感方向。提出了一项基于GNSS的地基海面风速测量技术,发展了一套基于GNSS多模多频融合潮位监测方法,提高了GNSS潮位遥感监测精度,参与了北斗创新及应用中心建立项目,相关成果扩展了北斗应用。相关成果整理论文二十余篇,其中SCI十余篇,以第一作者发表SCI一区1篇,二区3篇;在学科顶刊《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影响因子9.08)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篇。曾获陕西省优秀博士论文;获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优秀青年人才”;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获空间研究委员会青年科学家杰出论文奖;获多次会议优秀论文奖等;获批国家
  • 2021 06.01
    姓 名吴太夏性 别男民族汉族出生日期1979.6政治面貌中共党员教 龄学 历研究生学 位工学博士技术职称教授/博导通信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佛城西路8号地学院邮 编211100电 话025-58099436Emailwutx@hhu.edu.cn手机 吴太夏,男,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技术发明奖获得者、青年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创新人才、中国遥感应用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美国马里兰大学、佐治亚大学、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大学访问学者。201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工作,任助研、副研究员,2017年调入河海大学。 主要从事高光谱遥感、水资源环境遥感监测评估、河长制遥感应用等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承担国家、部委项目二十余项;专著1部,参著5部;共发表论文96篇;获授权国家专利55项,PCT国际专利3项,团体标准1项。成果获2015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第二完成人),2016年度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2016年度中国专利优秀奖,2012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等。代表性论文与著作:[1] Wu, T.; Sang, S.; Wang, S.; Yang
  • 2021 04.28
    姓名陈焱明性别男民族汉族出生日期1985.12政治面貌中共党员执教时间2015.04学历学位研究生/博技术职称副教授通信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佛城西路8号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邮编211100Emailchenyanming@hhu.edu.cn陈焱明,男,1985年生,江苏南京人,博士,副教授,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领域研究,聚焦于激光雷达数据、光学遥感影像等地理信息的技术研发与应用服务,在空间数据耦合、遥感信息提取、地物智能分类、三维模型重建等方面取得系列研究成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等科研项目8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创新团队项目等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被SCI/SSCI检索3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件,登记软件著作权9项,为城市智能感知、三维中国建设、地理国情监测等提供先导性和示范性技术服务。曾获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主讲教师)、全国高校GIS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全国高校GIS新锐奖、江苏
  • 2020 12.03
    姓 名乐慧琳性 别女民族汉族出生日期1992.08政治面貌党员教 龄1学 历研究生学 位工学博士现任职务技术职称讲师通信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佛城西路8号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邮 编211100电 话Emaillehuilin@hhu.edu.cn手机乐慧琳(1992.8~),女,工学博士,讲师,江西省景德镇人。2013年毕业于河海大学地质工程专业,获学士学位;2019年在河海大学获地质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20年4月至今在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工程地质与灾害研究所工作,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做访问学者。主持和参与科研项目10多项,其中主持国家青年基金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各1项。以第一作者正式发表10多篇论文,受理发明专利2项。担任《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Rock Engineer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mechanics》等十余个国内外高水平期刊的特邀审稿人。1.教育工作背景2020.04-至今 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工程地质与灾害
  • 2020 12.03
    姓 名李超性 别男民族汉族出生日期1989.09政治面貌群众教 龄1学 历研究生学 位理学博士现任职务技术职称助理研究员通信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佛城西路8号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笃学楼608邮 编211100电 话Emaillichao2019@hhu.edu.cn手机李超(1989.9~),男,理学博士,助理研究员,安徽淮南人,从事构造地质学、盆地动力学研究。2012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资源勘查工程专业,获学士学位;2015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工程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19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2019年12月至今在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地球关键带研究所工作。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重点支持项目、面上项目和中央高校业务费业务等。正式发表4篇SCI论文,曾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1.教育工作背景2019.12-至今 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地球关键带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2015.09-2019.9 南京大学 地质学 博士2012.09-2015.06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工程 硕士2008.09-2012
  • 2020 11.28
    姓 名李云剑性 别男民 族汉族出生日期1989.05政治面貌党员执教时间2020.01学 历研究生学 位理学博士现任职务​技术职称讲师通信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佛城西路8号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邮 编211100电 话​Emailyunjian@hhu.edu.cn手机​李云剑,山东临沂人。主要从事构造地质学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断裂构造、造山带构造演化、大陆伸展动力学(变质核杂岩)以及金成矿构造与控矿规律研究。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发表国内外学术论文十余篇。1.教育工作背景2020.01-至今 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2015.09-2019.12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地质学专业博士2011.09-2015.07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学士2.研究经历[1]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小秦岭变质核杂岩构造演化与动力学机制研究”(B200201061,5万,2020.1-2021.12,项目负责人)。[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郯庐断裂带起源机制研究”(41830213,307万,2019-202
  • 2020 11.28
    姓 名薛飞性 别男名 族汉族出生日期1992.09政治面貌党员教 龄1学 历研究生学 位理学博士现任职务​技术职称讲师通信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佛城西路8号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笃学楼612邮 编211100电 话​Emailfei.xue@hhu.edu.cncugb_feixue@126.com手机薛飞(1992.9~),男,理学博士,讲师,江苏盐城人,从事岩石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关键金属矿产地质研究。2014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地质工程专业,获学士学位;2017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20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在日本筑波大学做联合培养博士生。2020年7月至今在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地球关键带研究所工作。主持和参与科研项目多项,包括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等。正式发表了9篇SCI论文,其中第1作者4篇。担任《Gondwana Research》,《Geoscience Frontiers》,《
  • 2020 11.09
    姓 名朱淳性 别男​名 族汉族出生日期1993.08​政治面貌共青团员教 龄1年​学 历研究生学 位工学博士​现任职务无技术职称讲师​通信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佛城西路8号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邮 编211100电 话1881000795Emailzhu.chun@hhu.edu.cn/ zhuchuncumtb@163.com手机1881000795朱淳(1993.8~),男,工学博士,讲师,江苏徐州人。2015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土木工程专业,获学士学位;2017年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获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硕士学位;2020年在吉林大学获地质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20年7月至今在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工程地质与灾害研究所工作,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做访问学者。主持和参与科研项目10多项,其中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1项,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开放基金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企业合作项目5项。当前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正式发表20多篇SCI论文和6篇EI论文,其中ESI高被引论文2篇。现任国际SCI期刊《Geofluids》客座主编,《Adva
  • 2019 11.11
    姓名庄超性别男民族汉出生年月1990.09政治面貌中共党员执教时间2018.11学历研究生学位博士现任职务技术职称讲师通信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佛城西路8号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邮编211100电话Emailzchao1990@hhu.edu.cn手机15951725820庄超,男,江苏响水人,汉族,1990年生。2012年7月获河海大学地质工程专业学士学位,2018年获河海大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学位。现任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水文地质(含水层系统水文地质参数确定方法;地下水数值模拟)主要科研成果:1、主持科研项目(1)弱透水层永久释水量演变机制及关键参数动态反演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2020-2022(2)多影响因素作用下弱透水层永久释水量的演变机制研究,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2019-20222、论文(1)Zhuang, C., Zhou, Z., Illman, W.A., Wang, J., 2019. Geostatistical inverse modeling for the character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