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 12.01
    在2024年11月24日举办的第十五届体育文化节排球比赛决赛中,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运动员们表现出色,配合默契,夺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他们在赛场上挥洒汗水、激扬青春。充分展现了地学青年的坚韧毅力和顽强拼搏永不言弃的精神面貌。(后排左起:仇书乔、谌柏杨、戴载宇、朱家声;前排左起:陈洁、常莉莉、康坛松) 未来,我院体育健儿定会秉持坚毅信念,以奋勇争先之气势、矢志不渝之决心,于体育征途之上持续进发。
  • 2024 11.29
    11月24日下午,河海大学2024年新生杯篮球赛落下了帷幕。地学院以80-60大胜土木院,捧起了那座属于他们的奖杯。球队核心于米提·艾克热木砍下了全场最高的25分,当之无愧地获得了MVP奖项。 赛前,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张玲彬及辅导员一行专程看望球队并为队员们加油打气。 地学院的队员们积极比赛,他们在赛场上挥汗如雨,每一次进攻都展现出强大的决心,每一次防守都饱含着坚毅的意志。教练的精心战术布置和针对性训练,也为球队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MVP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23号于米提·艾克热木 我们将带着这份荣耀继续前行,不忘初心,在未来的征程中,以冠军之姿,续写辉煌篇章,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奋勇迈进,让胜利的呐喊永远回荡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
  • 2024 11.29
    在2024年11月24号下午举办的“奔腾吧,河海”校园mini马拉松·2024江苏省大学生马拉松联赛中,来自我院21级地质二班学子李金阳和24级测绘一班学子王文辉在比赛中不畏挑战、奋勇向前,分别荣获学生男子组第一名和第七名的瞩目成绩!“五育并举,体育先行”,长期以来,学院高度重视体育育人,积极构建多层次、多类别的体育文化活动,倡导学生走出宿舍、走下网络,强健体魄、健康生活。未来,我院体育健儿将继续以昂扬之姿、拼搏之态,不断挑战自我,突破极限,再创璀璨佳绩!
  • 2024 11.26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组织完善工作,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11月21日,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在江宁校区笃学楼208隆重召开学院第十三次学生代表大会、研究生代表大会。 出席本次大会的领导和嘉宾有:团委书记常孝廉、团委副书记闫蕴琦、本科生辅导员戎荣、本科生兼研究生辅导员吴沐原、河海大学学生会主席团成员张玉麟、河海大学研究生会主席团成员孙铱萌、地理与遥感学院学生会主席团成员余燕。 大会开始前,学生代表张令辰做筹备工作报告,介绍本次大会的主要任务与前期筹备工作的相关事宜。随后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河海大学校歌,大会正式开始。 校学生会代表张玉麟在致辞中对我院学生会的同学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希望同学们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二是希望同学们努力锤炼能力,学好本领;三是希望学生组织成员当好桥梁纽带,提升服务实效。认真做好学生会的创新工作,携手推进地学院的建设发展,共同打造河海大学的特色组织品牌,成为勇担责任、砥砺奋进的时代先锋!以高标准,严要求做好学生服务工作。 校研究生会代表孙铱萌在致辞中对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会过去一
  • 2024 11.23
    2024年11月15日,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会在致用楼201举办高数期中讲座。这次活动由22级的陈亮学长和陈自豪学长担任主讲人,旨在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应对即将到来的高数期中考试,同时也希望能让大家了解如何更有效地学习高等数学,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和理解能力。 在讲座中,陈亮学长首先分享了他在学习高等数学过程中的一些宝贵经验。他强调了课前认真预习的重要性,建议同学们在上课之前先对相关内容进行一定的了解,以便在课堂上能够更好地跟上老师的讲解。他还提到,在课堂上要保持专注,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讨论,这样才能更深入地理解所学的知识。此外,陈亮学长还鼓励大家在课后积极完成相应的习题,通过不断地练习来巩固所学的内容。他还推荐了一些讲述高等数学的优质博主,供同学们参考和学习。 之后,陈自豪学长分享了一些实用的学习建议。他提到,同学们应该学会利用老师总结的PPT,这些材料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程重点和难点。他特别强调了答题时的规范性和完整性,提醒同学们在考试时要注意书写清晰、逻辑严谨,以确保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思路和解题过程。 此次讲座现场气氛热烈,参与的同学们积极互动,两位主讲人从不
  • 2024 11.21
    河海梧桐行秋晚,落日偏傍学窗明,为塑造积极的科技创新精神,营造浓厚的校园学术氛围,充分整合科研力量和利用学术资源,增强研究生的创新科研意识,不断提高研究生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11月15日下午,地学院于笃学楼208举办第十三届研究生“学海争峰”学术年会。 本次年会邀请到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张玲彬致开幕辞。张书记指出:“学海争峰”学术年会一直立足于学院教学特色,以服务研究生科学发展为宗旨,鼓励同学们“学海争峰”,引导全院研究生树立优良学风,崇尚科学、潜心研究。希望大家能在年会中交流思想,互相学习,激发科研潜力,拓宽学术视野。 年会还邀请了测绘科学与工程系黄其欢老师、何丽娜老师和地质科学与工程系乐慧琳老师、董梦龙老师担任评委。参加年会汇报的人员分别来自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专业。共计18人参加汇报,其中硕士2人,博士16人,现场听取汇报的同学达上百余人,参与者纷纷表示,通过与不同专业背景的优秀硕士、博士研究生交流,获得了科研方面新的研究思路与灵感,受益匪浅。 年会汇报的主要内容涵盖摄影测量与遥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地球探测、地理制图与地理信息等
  • 2024 11.20
    2024年11月9日14:30,由地学院科协举办的第十一届“一站到底”防沉降模型设计大赛初赛在江宁校区笃学楼208顺利举行。 本次初赛亮点纷呈,同学们的积极参与,不仅体现了学生们的创作热情,更在作品的创新性和实用性上展现了与众不同的卓越才华。大赛分为答辩和模型展示两个环节,每支队伍的答辩人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条理清晰地讲述所采用的技术、创新点以及可行性分析等。下面让我们来回顾一下比赛的精彩瞬间!精彩瞬间回顾不争不抢不沉不降队 该组采用了多个多边形框架结构,将建筑物的荷载以合理的方式分布到地基所覆盖的区域。框架的各个节点和杆件能够协同工作,把压力、拉力等不同类型的力分散开,避免局部受力过大的情况,使整个地基受力更加均匀。AAA爆改防沉降队 该组采用了复合桩地基与斜式群桩结合技术,斜式群桩则通过其倾斜的布置方式,能够更有效地分散和传递上部荷载,进一步增强地基的承载能力。超级大沉降队 该组灵活运用了榫卯结构,通过箱体结构与榫卯结构连接。一方面经济实惠,减少成本;另一方面坚固可靠,不易变形,抗压能力强。优秀模型展示 SHAPE  \* MERGEFORMAT 比赛精彩瞬间
  • 2024 11.19
    2024年11月10日17:00,第八届“智绘杯”测绘地理信息创新创业大赛在笃学楼107顺利举办。大赛邀请了测绘系章浙涛老师、何丽娜老师和夏诸葛老师担任评委。 比赛的十五组队伍依次就创新设计方案、PPT展示和讲解,对自己的作品进行阐述。三位评委老师针对汇报过程中的问题与汇报小组进行交流探讨,着重考虑参赛作品的创新性和可持续发展性,并提出具体详细的意见。在答辩过程中,评委老师的精彩提问与答辩人的出色对答将比赛氛围推向高潮。基于深度迁移学习的耕地变化智能检测系统项目以其改进算法,提高耕地识别精度和效率的创新特色获得本次大赛一等奖。为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助力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推动智能化耕地保护管理,解决传统耕地变化检测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用价值。 “星轨寻径”团队凭借其利用Wi-Fi Fingerprint、MEMS IMU和NeRF建模等技术多元融合进行高精度室内导航的创新特色获得了本次大赛二等奖。该作品意在解决室内导航难题,提高定位精度与稳定性,实现精准路径规划,提升用户在复杂室内环境的导航体验。满足商业、医疗、交通等场所需求,助力商家管理
  • 2024 11.17
    刘祖建,男,共青团员,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地质工程专业2021级本科生,校“青马工程”学员,现担任2021级年级班长,曾任地学院团委副书记、河海大学足球协会副社长等职务。曾获河海大学精神文明奖学金、科技创新奖学金等7项,绩点3.94。获得国家级、省部级以上学科竞赛7项,获河海大学“优秀共青团干部”、“优秀班长”、“优秀学生干部”、“第三届江苏发展大会优秀志愿者”等10项荣誉称号,主持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项,优秀结题。脚踏实地,奉献社会 作为青年大学生,他时刻关注民生、社会热点,积极投身于大学生寒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投身乡村振兴,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2022年暑假,他作为队长,带领“天津市独流镇乡村振兴之路探索实践团”深入独流镇,探索其乡村振兴道路:与独流镇副镇长、农业部部长展开座谈会,深入交流独流镇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担当同时深入天立独流老醋公司,深入学习全国劳动模范陈明友相声匠心精神。最终,团队与独流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形成合作关系,建立河海大学优质社会实践基地一个,活动受天津市静海区电视台专题报道,最终团队获评校级“优秀团队”。2023年暑假,
  • 2024 11.16
    秋季近末,温度渐低,这是需要关注老人们健康的重要时期。2024年11月10日,在南京市江宁区邵盛社区金竹花园,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顺利开展了“携手同慰老,共筑健康桥”志愿活动并圆满结束。此次活动旨在为老人测量血压,关爱老人健康、丰富同学的大学生活,加强大学生与社会的之间的联系、普及健康知识等。01前期准备 活动当天上午8点40分,志愿者们提前在指定地点集合,并在负责人的指导下熟悉志愿流程。活动开展前,志愿者们早已做好严格的测血压培训工作,准备充足。活动开始后,他们分工协作,分组给不同居民楼的老人测量血压。活动过程中,志愿者们认真落实工作,如果入户时未见到老人,也会打电话联系家属,以确保老人的安全。02活动过程 每一位志愿者都毫不懈怠地投入到志愿活动中。他们表现出了极好的专业素养,使得老人能顺利测量血压,他们还非常热情主动,陪老人聊天,询问老人是否及时吃药,提醒老人多穿衣物,帮老人积极解决一些生活问题。完成入户任务后,志愿者们在路上经常遇到散步的老人,他们积极与老人打招呼,老人也热情地与他们互动聊天。03活动总结 整个活动持续了一个半小时,志愿者们全情投入,
  • 2024 11.14
    2024年“海韵风华十杰百佳”个人事迹 张学羿,中共党员,地学院2020级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博士研究生。曾获国家奖学金、黄河奖学金等;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前往瑞士联邦水科学研究所/苏黎世联邦理工SEP小组开展合作研究,成为该组首位中国成员。张学羿同学自2014年起本科就读于河海大学,目前即将完成博士学业。作为一名博士生,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大量的时间花费在实验室里、电脑前是常态,张学羿也不例外。他认为在重复枯燥的实验中探索其中的科学乐趣,是支持每一位博士坚持下去的最大动力。他深知,在科研探索的过程中,实验的成功往往是小概率事件,而失败则是常态。在攻读博士期间,张学羿不仅在实验室内潜心钻研,还注重通过交流与合作来解决科研中的难题。他深知与不同背景、不同专业的人交流,往往能够获得新的思路和灵感。在外访学期间,张学羿积极参加研究所内组织的各类博士、学者学术报告,学习不同专业领域的知识,向各个方向的优秀前辈取经。他所学习的水文地质专业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专业,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结合新方向,采用新思路,往往才能有所突破。而跳出本身专业局限,拓宽视野十分关键。 对于博士研究生来说,能够
  • 2024 11.11
    为全面推进我院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一体化育人体系建设,营造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优秀学子的榜样示范作用。知地有声HHU本期推送2024年度河海大学推免资格获得者优秀事迹。希望可以通过朋辈引领和典型示范,充分带动和激励广大同学踔厉奋发,笃学行远。2024年度地学院推荐免试研究生共有26名,其中测绘工程专业11名,地质工程专业15名。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风采吧! 陈梦扬,男,汉族,共青团员,河海大学地质工程专业2021级本科生,累计绩点4.41,排名10/82。曾获得河海大学优秀学生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江苏省高数竞赛三等奖,参与国家级创训项目,获得优秀结题。 座右铭:严于律人,宽以待己 高翔宇,男,汉族,共青团员,河海大学地质工程专业2021级本科生,绩点4.53,专业排名第七。曾获河海大学学业优秀奖学金,精神文明奖学金等,优秀学生,优秀青年志愿者等荣誉称号。主持校级创训一项,参加省级创训一项。 座右铭: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黄鸣,男,汉族,共青团员,河海大学地质工程专业2021级本科生,累计绩点4.31,专业排名12/83。曾获河海大学学业优秀奖学金、科
  • 2024 11.07
    为引导地学青年奋发向上,实干笃行,激发强国有我的青春激情,提升工作能力,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团委于11月1日在笃学楼208、常州校区2号楼A418同步开展本年度团学骨干训练营,地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张玲彬,团委书记兼22级本科生辅导员常孝廉,团委副书记兼21级本科生辅导员闫蕴琦,24级本科生辅导员戎荣出席活动,学院团学骨干全员参与。 活动伊始,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张玲彬发表致辞。他指出,作为地学院学生组织的骨干一员,应不断强化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积极履行新时代青年责任,做好身边同学的思想引领工作,推动团学工作不断进步。他强调,本次团学骨干训练营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希望同学们全力以赴,认真参与,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与能力,为未来的学生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他向全体学员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加强理论学习,深入理解党的思想与方针,将思想引领贯穿于实际工作中;二是要提升实践能力,结合学科特色大胆创新,为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贡献智慧与力量;三是要注重团队合作,充分发挥集体力量,持续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接着常孝廉老师带领大家一同回顾了各组织过去一年的工作内容及取得的成效,她指出,各
  • 2024 11.07
    为全面推进我院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一体化育人体系建设,营造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优秀学子的榜样示范作用。知地有声HHU本期推送2024年度河海大学推免资格获得者优秀事迹。希望可以通过朋辈引领和典型示范,充分带动和激励广大同学踔厉奋发,笃学行远。2024年度地学院推荐免试研究生共有26名,其中测绘工程专业11名,地质工程专业15名。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风采吧!陈奕恒 陈奕恒,男,汉族,预备党员,测绘工程专业,累计绩点4.42,专业排名11/66。曾获河海大学学业优秀、科技创新、艺术体育、精神文明奖学金等各类奖学金7项。参与校级和省级创训各两项。曾获全国大学生测绘技能竞赛特等奖、数学建模国赛江苏省二等奖、美赛H奖等。以第一发明人身份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项。 座右铭:取乎其上,得乎其中李成祥 李成祥,男,汉族,共青团员,河海大学测绘工程专业2021级本科生,累计绩点4.59,专业排名7/67,曾获2021-2022学年优秀奖学金,全国大学生测绘学科创新创业智能大赛二等奖,苏港澳高校遥感制图分析与学术能力竞赛特等奖等主持校级创训项目一项,参与国家级创讯项目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