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 2019 09.04
    为使2019级新生快速融入大学生活,提前对大学生涯实现合理规划,河海大学地学院于新生启航教育周期间开展“领航计划”活动,邀请优秀博士生、本科生代表,从基础课程、专业实践、创新创业和时间管理四个维度对大学学习和生活进行讲解,引导新生由高中生向大学生的身份顺利转变。学院团委书记吴思媛、团委副书记陈耕、2019级本科生辅导员常孝廉老师出席,全院2019级本科生共同参与了本次活动。“领航计划”第一讲在笃学楼208开展。在基础课程版块,2017级本科生谷英东同学为新生讲解基础课程的重要性,向新生详细介绍了河海大学本科阶段课程的分类并对各课程的重要性和侧重点进行了生动的阐述,尤其告诫同学们不能忽视基础课程的学习,同时鼓励学有余力的新生通过参加大学生高等数学竞赛等学科竞赛来应用所学知识,加深对知识的掌握。而谢威夷同学结合自身实际,在专业实践这一主题讲述了自己芜湖六朗河道岸坡治理的实践经历,深入地挖掘了实践与专业学习间的关联,并鼓励同学们珍惜大学的每一次暑期实践,结合专业理论知识,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以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为社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在随后进行的“领航计划”第二讲中,主讲人2017级博士
  • 2019 08.27
    2019年8月25日下午14:30,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2019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于笃学楼208隆重举行,学院院长王锦国、党委书记曲永岗、副院长杨英宝、茅昌平、党委副书记杨天,各系系主任、副系主任、2019级各班班导师及学院团委书记吴思媛、2019级辅导员常孝廉出席本次大会,典礼由杨书记主持。王院长首先详细介绍了河海大学的发展历程,解读河海精神,从学科历史、师资力量、管理模式、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各方面对学院进行了介绍,同时对学院下设专业的未来可持续发展给予了解读,“探秘地球是我们的职责,造福人类是我们的己任”院长希望每位同学毋负好时光,丰富自己,学院也将竭力扬帆,为同学的学习和发展助力。“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茅昌平副院长为同学们详细解读了河海大学学籍管理规定,从毕业条件,课程培养方案等方面构建同学们以奋斗为目标的大学生活,希望新同学们以学业为重,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做到自律,自忠,自诚,树立好的人格品行,有一个紧张,充实的校园生活。典礼最后,由学院党委曲永岗书记为新同学们上了一堂题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理想信念课。曲书记解读十九大,讲述习主席的中国精神,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激励同
  • 2019 08.26
    2019年8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公布了今年申请获批立项的清单,经我院全体教师共同努力,有12项成功获得资助,其中面上8项,青年4项。面上项目包括:王红教授《长时间序列黄河三角洲人工刺槐林生物量演化研究》、薛朝辉副教授《高光谱遥感影像半监督深度学习与分类研究》、金佳鑫副研究员《顾及植被物候动态的森林蒸腾遥感估算研究》、文援兰研究员《基于海水声道条件下的海底声呐长基线定位方法研究》、巴晶教授《基于微观孔隙结构特征构建致密砂岩衰减岩石物理模型》、李勇副教授《面向海岸生态修复的自然育滩地形动态演化及侵蚀预测研究》、雍斌教授《GPM多卫星降水联合反演的误差溯源与水文传递规律》、卢小慧副教授《农田多层土中有机农药滞留迁移机理与模拟研究》。青年项目包括:韩小乐博后、柯灵红副研究员、庄超讲师、陈娟博后(按基金申报方向编号排序)。祝贺以上教师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并继续努力为我院科研成果做出更大贡献。
  • 2019 07.07
    7月5日上午,我院“2019年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开营仪式在笃学楼107会议室举行。今年我院夏令营的参加人数比去年增加了65%,其中来自一流高校的营员约占70%。曲永岗书记对营员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希望营员们通过夏令营期间的各项活动深入了解学院,圆梦河海。杨英宝副院长从学院师资力量、学科方向、研究领域、科研成果、国际交流、研究生培养、就业去向等方面介绍了我院的基本情况。开营仪式后,全体营员分别由各系所负责人及实验室老师带领,参观了我院各学科实验室等办学场所和相关设备。通过老师的讲解,营员们对我院的科研条件、研究方向、科研文化和工作环境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 2019 07.01
    6月28日下午,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全体27名预备党员在笃学楼107开展了预备党员入党宣誓仪式,仪式由研究生辅导员程池超老师主持。下午4:30,全体预备党员合唱《国际歌》。随后在程池超老师的带领下,27名预备党员进行了入党宣誓,宣誓过程庄严凝重,以此表达他们对党最诚挚的感情。地学院博士生党支部马汝鹏同学代表全体预备党员发言。马汝鹏同学分享了他从本科开始立志入党的历程,回顾过往,他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程池超老师对宣誓仪式进行了总结,她提醒全体预备党员,要终身牢记自己的庄严誓言,时刻用誓言来激励自己,不断提高对党的事业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并以实际行动履行自己的庄严誓言,并强调党员同志们无论身处何地都要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都要向优秀党员看齐,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入党宣誓仪式使预备党员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洗礼,同时也是学院对预备党员的一次党性教育。希望参加宣誓的全体预备党员同志能够再接再厉,继承党的优良传统,投身于实践之中,将党的精神发扬光大。图1全体合唱《国际歌》图2全体预备党员宣誓图3预备党员代表发言
  • 2019 06.25
    6月24日上午,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曲永岗书记等一行4人来到安徽来安白鹭岛,为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白鹭岛测绘实习基地揭牌,并与实习基地管理单位就基地建设等事项进行交流。揭牌仪式后,曲书记一行深入师生宿舍、食堂和实习现场,看望了正在进行数字测图和控制测量实习的测绘工程2016和2017级同学及带队教师。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学院非常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将强化教学实践环节作为学院人才培养的特色,结合“三全育人”试点学院建设,测绘科学与工程系先后建立了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工程测量实习地基,老山、将军山控制测量和数字测图实习基地,江苏省地质测绘院摄影测量实习基地等。结合《测量学》精品课程建设,测绘科学与工程系在江宁校区建立了15套测量实习场地,共有108个导线点,并埋设了永久性不锈钢的测量标志,可供全校相关专业学生开展测量实习。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茅昌平副院长、测绘科学与工程系主任徐佳、副主任苏红军参加了揭牌仪式并陪同看望师生。
  • 2019 05.29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全国高校思政会精神,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我院扎实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开展,以获批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为契机,努力构建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为特征的“三三三”一体化育人体系,着力培养“品德高尚、意志坚定、基础厚实、知行合一”的地学创新人才。在试点工作获批之后,学院党委系统设计改革方案,经充分调研认真分析研究形成《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建设方案》,依托十大育人体系,对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中拟开展的具体内容进行分解,同时落实各模块工作责任人和参与人。学院还出台了《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关于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同时不断加强组织领导,细化分工协作,健全“三全育人”统筹推进常态机制,充分发挥专业特色优势,主要对“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管理育人”五个方面进行重点改革,从中探索具有实践推广价值的育人模式。统筹推进课程育人,引导专业课程承担起育人使命,通过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计划”,出台《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方案》,制定教案规范及标准,建立
  • 2019 04.08
    又是一年春意浓,油菜花开百里香。沐着大好春光,学院女教职工们走出办公室,来到高淳桠溪慢城开启“生态之旅”。搭乘观光电车穿越景区,道路两侧郁郁葱葱、莺啼燕语,尽显田园风光、山林野趣;徜徉于油菜花海,一片片翠绿托起明黄地毯,一阵阵春风激起金色花浪,顿觉神清气爽、心旷神怡;登高远眺,万亩金花与茶园、桃林、民居相映成趣,仿佛诗和远方的模样。在这里,女教职工们暂时卸下了事业和家庭的担子,拍照聊天,亲近自然,放飞心情,在快节奏的时代享受醉美的慢时光。一路唱唱跳跳,各个兴高采烈,充满朝气。此次活动既加深了同事之间了解沟通,更体现了学院工会浓浓的人文关怀。老师们纷纷点赞!
  • 2019 02.03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发文公布了第二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名单,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入选“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近年来,学校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关键,系统设计、扎实推进,强化基础、突出重点、建立规范、落实责任,推动实施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一体化构建内容完善、标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努力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不断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水平,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部开展第二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共遴选产生3个“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区、15个“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42个“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综合改革试点建设周期为2年,旨在从宏观、中观、微观各个层面一体化构建育人工作体系,实现各项工作的协同协作、同向同行、互联互通,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适应和满足学生成长诉求、
  • 2019 01.03
    2019年元月2日下午,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第二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笃学楼208召开,学院院长王锦国、学院党委副书记杨天等在内的4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曲永岗主持。会议认真听取了2018年学院工作报告、财务工作报告和重大经费的使用情况,讨论了学院2019年工作计划、发展规划、学科建设等重点问题,审议了学院提案工作报告,教职工聘任、奖惩规定等有关规章制度,对学院领导进行了合理化的评议。此次会议,充分发挥了二级教代会作用,为促进学院管理民主化和科学化,为学院的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年终分配办法、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落实了教职工对学院发展重大问题以及事关教职工切身利益问题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
  • 2018 12.25
    近日,江苏团省委发布《关于2018年江苏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表彰的公示》。我院“芜湖六郎河道岸坡治理实践团”在全省五十多支队伍中脱颖而出,荣获省“十佳团队”称号,为学校和学院争得荣誉。2018年暑期,地学院芜湖六郎河道岸坡治理实践团在地学院青年教授、校团委兼职副书记刘瑾老师,学院团委书记吴思媛老师的带领下,到访芜湖县六郎镇、芜湖市水务局河长办展开实践调研,协同博士生、研究生组成专家团将地质工程专业边坡治理的知识和经验带到基层,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和基层河长制科普。近年来,学院坚持理论教育和实践养成相结合,整合项目资源,强化项目管理,融通校内校外,实现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双频融合。学院利用专业优势、学科资源,开展寒暑假实践活动、科技活动、地学大讲堂、创新训练计划,力求创新创业教育全覆盖,逐步推进“全链型”实训,通过社会实践、科技活动、实习实训、学科竞赛逐级培养、层层优化,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未来我院将持续结合师生成长需求,着力打造一批品牌主题教育、志愿实践和校园文化活动,切实将思想政治教育融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校园文化活动之中。
  • 2018 12.20
    近期,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以“隆重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走好新时代长征路”为主题,组织师生代表开展了地学行业发展寻访体验活动,观行业新貌、看身边变化、听亲身故事。此次活动组织师生代表通过走访上海隧道股份集团、南京地铁五号线、中建三局等就业市场来探寻行业40年间的发展状况,从而感受改革开放40年的非凡历程、巨大成就和宝贵经验。12月初,地学院便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优秀实践基地单位与优质就业单位,以党建带动团建,组织学生骨干、各团支部,以点面结合的方式进行:一方面组织学生党员、学生骨干代表进行寻访交流;另一方面组织各团支部、年级团总支进行走访体验活动。团支部、团总支层面活动主要在南京本地开展,学生通过与企业HR、河海校友座谈,参观施工指挥中心,近距离感受工程的实施与监控等实践活动,实地感受改革开放带来的各自专业、行业的变化与发展,加深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了解,增强了专业认同感与归属感,提升了集体凝聚力,明确了职业发展目标,坚定了理想信念,从而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爱校情怀。随后地学院将筛选走访体验活动中涌现的优秀项目,组织学生进行寻访体验的分享,激励和引导广大青年感受改革40周年的伟大成就,更加紧密地团
  • 2018 12.13
    12月7-8日,由江苏省地理学会、江苏省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学会主办,河海大学承办的江苏省地理学会、江苏省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学会2018年联合年会在我校召开。河海大学董增川副校长,江苏省科协学会部李政部长,江苏省地理学会联席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副所长段学军研究员,江苏省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学会理事长、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院学院党委书记李满春教授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出席开幕式并在主席台就座的还有江苏省地理学会联席理事长、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院长鹿化煜教授,江苏省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院长袁林旺教授,江苏省地理学会副理事长、江苏师范大学淮海发展研究院院长沈正平教授,江苏省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学会副理事长、南京师范大学汤国安教授,江苏省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所所长马荣华研究员,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王锦国教授等嘉宾。江苏省地理学会常务理事、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院长杨涛教授主持开幕式。300余名来自江苏省地理学、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相关领域的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以及各个企事业单位的代表参加会议。董增川副校长
  • 2018 12.12
    2018年12月10日晚,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于博学楼报告厅举办地学院“爱国心•奉献情•奋斗行”中华传统文化情景剧大赛决赛。地学院全体团支部参与本次大赛。本次传统文化情景剧大赛的举办,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递了中华民族精神追求、凝聚了中华民族精神标识,为校园文化育人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舞台。在经过剧本挑选、前期排练,并经由来自公共管理学院朱晓兰、马海骐两位老师分别进行文化指导和艺术指导后,最终挑选出《屈原》、《楚河汉界》、《苏武牧羊》、《完璧归赵》、《钱学森》、《魏昭拜师》等六个精彩剧目进行最后的文化展出,通过情景剧表演的形式,将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故事中的爱国、忠诚、谦逊、智慧等精神品质追求传递给青年学生,鼓励学生在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养分,结合新时代加以继承和发扬。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始终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工作的开展。今后将继续坚持以中华传统文化情景剧大赛品牌活动为契机,引导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爱国、爱水、爱校情怀,用实际行动深刻践行爱国、奉献、奋斗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