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 11.10
    根据《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发展团员工作细则》《新时代共青团员先进性评价指导大纲(试行)》等相关文件规定及学校团员发展工作相关要求。经本人申请、团支部推荐、组织审查考核、群众意见征集、培养考察决定,拟发展王文辉等29名同学为共青团员,现进行公示,名单如下(按姓氏笔画排序):王文辉 尹家豪 邓正冉 卢志健 田轩玮 史汉卓 刘文静 刘海涛 次 央 汤林豪 李思宇 李诗妤 肖晓雯 杨白东宇吴天昊 张国斌 张紫颖 陈明汕 陈奎光 陈昭阳 范宇轩周师睿 聂世起 贾宗弋 郭 俊 梁珂铭 傅树烜 简 况霍冠赫如有异议,请于2025年11月15日17:00之前以书面形式反馈至笃学楼916办公室。共青团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委员会2025年11月10日
  • 2025 11.08
    “新”潮澎湃,“地”动未来。10月31日晚,河海大学地学院2025年迎新晚会在温情与欢声笑语中圆满落幕。学院师生代表与全体新生欢聚在笃学楼208,用歌舞、朗诵、小品等多元形式,共同书写青春与梦想的崭新篇章。 学院25级辅导员闫蕴琦在致辞中表示,希望大家在活动中熟悉彼此,对未来的大学生活充满希望。话不多说,好戏开场!晚会在气势恢宏的舞狮节目《狮舞迎新人》中拉开帷幕,动感的旋律瞬间点燃全场氛围。 节目表演环节亮点纷呈、高潮迭起。新生代表带来的《舞蹈串烧》,用动感的舞蹈表现了他们对大学生活的憧憬与期待;由尹家豪等一众地质一班同学对《葫芦娃》这一经典作品进行改编;乐器演奏《青花瓷》《荷塘月色》将传统民乐与现代旋律融合,奏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乐章;魔术表演《袋袋惊心》让现场气氛又推向了一个高潮。互动游戏环节“谁是卧底pro”“你画我猜”拉近了师生距离,现场笑声、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充分展现了地学院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晚会在全体演职人员合唱的《夜空中最亮的星》中落下帷幕,悠扬的歌声传递着地学院同学情怀,也为这场青春盛宴画上圆满句号。此次迎新晚会不仅为新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
  • 2025 11.06
    2025年10月24日,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科协在江宁校区笃学楼208教室与金坛校区A114教室,以“两地同步”的方式顺利开展了第九届“智绘杯”测绘地理信息创新创业大赛宣讲会活动。会议特别邀请了测绘科学与工程系何丽娜老师为同学们介绍大赛相关事宜,并邀请2023级本科生高皓天同学分享参赛经验。 宣讲会旨在提升同学们的创新创业能力与科研实践素养,加深对专业前沿的了解,激发参与“双创”类赛事的热情。作为一项拥有多年举办经验的品牌活动,今年“智绘杯”测绘地理信息创新创业大赛继续受到同学们的广泛关注和踊跃报名。 主持人首先围绕大赛背景与参赛要求作了简要介绍,帮助同学们对“智绘杯”形成初步认识。随后,何丽娜老师结合多年指导经验,从赛事理解、备赛要点等方面展开讲解,并介绍了“双创”竞赛及“北斗杯”等相关赛事。她鼓励同学们以“智绘杯”比赛为起点,积极向更高层次的竞赛平台迈进。 在经验分享环节,上届比赛中表现优异的高皓天同学结合自身参赛经历,从关键时间节点、技术难题应对,到赛事带来的成长收获等方面,为同学们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建议,进一步点燃了大家的参赛热情与信心。 本次宣
  • 2025 11.02
    10月25日晚上,地学院科协在江宁校区笃学楼208与金坛校区二号楼A213举办第十二届“一站到底”防沉降模型设计大赛宣讲会。活动旨在帮助同学们深入理解赛制、激发创新思维,并搭建新老选手交流桥梁,为后续模型设计与制作预热。本次宣讲会邀请了工程地质与灾害研究所的周盛涛担任主讲老师,往届优秀获奖代表马小薇分享参赛经验。比赛介绍 宣讲会伊始,主持人王梓榆依次就赛事背景与核心意义、参赛模型的材料规范及设计要求、大赛评分标准三大核心板块,进行了全面细致的阐述。一方面帮助同学们摸清大赛意义、理清参赛要求,另一方面更让大家对参赛相关的大小事宜,都建立起清晰又系统的认知,参赛更有方向感!专业老师指导 随后,工程地质与灾害研究所的周盛涛老师以地面变形地质灾害的定义为切入点,逐步深入剖析地面沉降的影响因素,还通过具体案例多方面呈现其危害。讲解过程中,同学们全程专心致志,认真记录关键知识点,学习氛围十分浓厚。往届获奖队长分享 最后,往届优秀获奖代表马小薇带来内容详实、诚意十足的经验分享。她从赛事前期准备、防沉降模型制作全流程,到答辩环节的技巧与注意事项,毫无保留地分享了自己的实战心得
  • 2025 10.27
    寻脉山河铸丹心地学青年担使命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入团积极分子培训实践活动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进一步规范团员发展程序、提升发展质量,严格把好入团“第一关”,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团委于2025年10月19日组织入团积极分子分别前往雨花台烈士纪念馆与华罗庚纪念馆,开展“寻脉山河铸丹心,地学青年担使命”入团积极分子培训实践活动,引导青年学生在实地学习中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赴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开展实践活动赴华罗庚纪念馆开展实践活动10月19日上午,江宁校区入团积极分子们有序进入庄严肃穆的雨花台纪念馆。馆内各主题展厅陈列着丰富的历史文物与珍贵史料,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从创建到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随后,同学们前往雨花台烈士陵园,沿着南北中轴线缓步前行。纪念桥、革命烈士纪念碑等标志性建筑庄严肃穆,北大门的烈士就义群雕更是令人震撼。这座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花岗石雕像群,以恢弘的气势再现了革命志士英勇就义的壮烈场景。每一位同学都在这一刻深切感受到了革命先烈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心灵受到深深震撼。同学们入内参观雨花台
  • 2025 10.24
    刘瑾院长结合国家战略需求、创新人才培养和重大赛事项目培育为各位同学进行生动的讲解,向同学们阐明了创新创业赛事旨在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希望同学们可以以此为契机,坚定目标、勇于探索、积极创新,在实践中增长才干,绽放青春力量。随后从赛事流程、申请书撰写、答辩技巧等方面,细致深入地做了具体介绍,让各位同学对于创新创业赛事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2025级直博生、2021级本科生胡殿俊建议同学们要合理规划时间,充分利用好寒暑假,并鼓励大家遇到问题要积极与指导老师沟通交流,及时解决,并针对如何在立项答辩中脱颖而出,建议同学们提前做好准备工作,详细研究课题内容,认真对待立项答辩,在有限的时间内多讲干货,最终才能收获理想结果;同时,他也建议大家将创训项目用于竞赛和社会实践,在丰富经历的同时积累成果。 在自由提问环节,2025级同学们踊跃发言,围绕小组如何进行分工、身为负责人应做哪些工作、如何更好地答辩等,展现地学院新生孜孜不倦的求实探索精神风貌。此次大会拓展创新创业培育形式,进一步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有力推动学院创新创业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 张玲彬副书记、副院
  • 2025 10.21
    根据《关于做好2025年下半年推优工作的通知》(河海团发〔2025〕5号)文件精神,按照《共青团推优入党工作实施办法(试行)》(中青发〔2019〕9号)、《河海大学发展党员工作实施细则(修订)》(河海委发〔2021〕17号)等相关文件要求,经个人申请、民主评议、学院审核,现将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2025年上半年推优名单公示如下:2022级本科生团支部:地质3班:马凤骏、张睿洋2023级本科生团支部:测绘1班:胡晨曦、马春超地质1班:甘起铭2024级本科生团支部:测绘1班:谢鸣谦、王志鹏、姜俊勇、杨涵测绘3班:赵恩齐、王镇彬地质1班:陈文祥地质2班:蔡雨函地质3班:滕一达、刘继尧2025级本科生团支部:地质1班:王永顺、张琳瑶、康博开地质2班:王亚茹、李爽、吕钰琦地质3班:梁家豪、彭铭博、张阿康、田润祥测绘1班:刘芝蘭、蔡玮、吴琼测绘2班:余双怡、张佳豪、王灏雨、邓思涵测绘3班:黄鸿儒、朋清晨、索朗边旦、陈婧榕2024级测绘专硕团支部曾媛、朱天宇、张忠发、周文杰、景独誉2024级地质学硕团支部陈明2024级地质专硕团支部杨攀辉、李海波2025级测绘学硕团支部吴昊纬、王邱叶2025级
  • 2025 10.21
    10月12日-10月15日,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总决赛在郑州大学举行。经过激烈角逐,由我院与大禹学院共同推报,刘瑾、王笑蕾、常孝廉、梅红、金光球5位老师共同指导,胡殿俊、傅宇、黄晓洲、周昱君、黄渝进等15位同学共同完成的《探漏先锋—长距离地下管线渗漏光电波一体化探测装备》参加高教主赛道本科生创意组角逐,斩获金奖,取得重要突破! 本届大赛由教育部会同中央统战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农村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知识产权局、共青团中央等10个部门,联合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郑州大学、郑州市人民政府联合承办,共吸引全球161个国家和地区、5673所学校的619万个项目、2443万人次报名参赛,总决赛共入围项目4720个,河海大学共有11个项目入围全国总决赛,分别参与高教主赛道本科生创意组、研究生创意组、研究生创业组,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公益组、创意组,产业赛道企业命题组角逐,共获得全国金奖4项、银奖3项、铜奖4项。 近年来,我院紧密围绕地学学科特色,将创新创业教育全面融入人才培养各环节,系统构建多层次、全
  • 2025 09.26
    为助力2025级学生顺利启航大学生活,2025年9月8日,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2025级本科生第一次年级大会在笃学楼208顺利召开。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张玲彬、2025级本科生辅导员闫蕴琦及2025级全体新生出席大会。 2025级新生辅导员闫蕴琦首先介绍了本届学生的整体情况,通过详实的数据展示帮助同学们建立集体认同感。随后,闫老师重点讲解了入学第一个月的具体安排,包括军训准备、校园生活指南等内容,特别强调了五要四不的行为准则和宿舍安全注意事项。在学业规划方面,闫老师以在大学里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为主题,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基础课程考核标准、第二课堂实施规则等重要内容,提醒同学们认真学习学生管理手册,为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做好准备。 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张玲彬首先对全体新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张书记结合自身在河海大学的求学经历,以老学长的身份分享了三点成长建议:第一,要夯实专业基础,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第二,要树立远大理想,做好学业规划;第三,要培养责任意识,主动担当作为。作为新时代地学人,既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永葆初心。 本次年级大会系统梳理大学期
  • 2025 09.23
    为帮助2025级新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熟悉大学学习氛围,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于2025年9月13日举办了“领航计划-基础课程、第二课堂”系列活动。 当天下午2:00,活动在笃学楼208正式开展。本次分享会邀请了2023级测绘工程专业的宋一平、项秋菊,以及地质工程专业的朱学雨三位同学作为代表,分别围绕基础课程学习、志愿服务与社会工作三个方面进行经验分享。此外,2022级缪定良同学为新生作了PU第二课堂使用培训。最后,学院各大学生组织进行了招新宣讲。整场活动由2023级杨森博同学主持。 宋一平同学从“为什么学、怎么学、怎样考”三个角度,系统分享了大学基础课程的学习经验。他对比了高中与大学学习的差异,强调了自律的重要性,并具体介绍了高等数学、大学英语、大学物理等课程的学习策略与应试技巧。他毫无保留地展示了自己的“学习秘籍”,令在场同学受益匪浅。 朱学雨同学围绕“社会工作”这一主题,结合自身经历,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层面展开分享。他详细介绍了参与社会工作的常见平台,并以面试为例,提醒同学们注意细节、做好充分准备。他还就如何平衡社会工作与专业学习提出了实用建
  • 2025 09.18
    2025年9月12日下午2时,“地学院测绘工程专业学业领航·专业认知教育”活动在励学楼A103教室顺利举行。特邀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王成开展专业认知讲座,地学院沈校熠、夏诸葛、谢京凯、张立林出席本次活动,测绘系主任沈月千主持本次活动。 王成老师从LiDAR技术概述、行业应用及未来发展三个维度,为大一新生全面介绍了测绘工程专业的前沿动态。在技术介绍部分,他首先阐释了“什么是LiDAR技术”,并借助国内外重要卫星计划实例,生动说明LiDAR是一种通过激光实现精准测距、获取高精度三维空间信息的先进遥感技术,也是现代测绘发展的核心方向之一。在行业应用方面,王老师结合多个实际案例,详细解读了“LiDAR技术能做什么”。他强调,LiDAR技术已成为支撑国民经济多个领域的重要基础工具,并通过具体实例让同学们切身感受到测绘技术的广泛应用与巨大潜力。最后,在总结与展望中,他客观分析了当前技术存在的局限,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王老师指出,深入学习测绘与LiDAR技术,能够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资源环境监测及科技创新等领域作出重要贡献,鼓励同学们积极投身这一充满机遇的专业领域。
  • 2025 09.18
    2025年9月12日下午2时,“地学院地质工程专业学业领航·专业认知教育”活动在励学楼A109教室顺利举行。本次活动讲座由学院教学副院长赵燕容主持,地质工程系主任黄勇、副系主任黄国娇、李云剑、杨蕴,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岩土分院副院长李进、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师李博林出席本次活动。 会议伊始,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岩土分院副院长李进、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师李博林结合工作实践,分析地质工程专业在工程建设、资源勘探等领域的应用场景,以及企业对专业人才“理论+实践”双能力的需求、“以就业为导向”的发展理念。新生专注聆听并积极提问,两位学长结合行业经验耐心解答,帮助大家建立对专业的初步认知,学长们对于行业学科的认识无疑给同学们提供了未来学习的侧重点。 地质系主任黄勇老师从历史沿革、学科状况、师资队伍、实验条件、科学研究五个维度全面的介绍地质专业学科优势,并提出作为水利特色院校的地质工程专业,承载着服务国家水利、生态保护的重要使命,激发新生的专业认同感与责任感。地质系副系主任黄国娇、杨蕴、李云剑对各自研究
  • 2025 09.15
    为做好学涯生涯全过程引导,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激励广大师生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投身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9月11日下午,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在笃学楼208隆重举行匠心筑梦,启航新程全国劳动模范秦环兵先进事迹报告会。全国劳动模范、中铁大桥局二公司副总工程师秦环兵受邀为学院2025级新生作专题报告。中铁大桥局二公司人力资源部(党委干部部)部长黄海涛、副部长陈璨,院党委书记马孟珂,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张玲彬及2025级全体新生参加报告会。报告会由学院党委书记马孟珂主持。 马孟珂书记对秦环兵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详细介绍了秦环兵三十五年如一日扎根桥梁施工一线的感人事迹和卓越成就。秦环兵参与过21座国家重大工程的施工测量工作,完成100余项改革创新,获得国家专利等创新成果57项,创效3500万元,培养了一大批技术能手,先后荣获中华技能大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 在随后的报告中,秦环兵以《弘扬工匠精神,为推进新型工业化而努力奋斗》为题,结合自身成长经历,从勤学苦练 提升自我、千锤百炼 岗位成才、以企为家 甘于奉献、勇于创新 精益求精、传道授业 薪火
  • 2025 09.12
    9月4日晚,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地学骑迹·解锁新境”新校区探索骑行活动在凉爽的秋夜中顺利开展,2024级本科生以车轮丈量新园,用专业视角探察环境,在骑行中完成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校园认知与实践课。 活动伊始,同学们在48舍楼前有序集合,为避免集中骑行造成的交通压力,活动采用分小组、多路线的方式同步进行。随着各组依次启程,夜色中的校园里流动起一道道轻快的身影。 从开阔的中心广场到庄重恢弘的图书馆,同学们不时停下车轮,在灯光下仔细观察建筑与地形的适配设计;途经各校门时,小组还组织了简短的打卡合影,记录与新校园地标“对话”的珍贵时刻;不少同学举起相机,捕捉明月之下校园的静谧之美。 骑行过程中,没有急促的追赶,只有从容的欣赏。不见初至新环境的忐忑,唯有发现美的眼睛。各组按照既定路线有序行进,既避开了校园交通高峰期的人流,又高效串联起多个核心区域,实现了“轻松骑行、全面识校”的目标。 本次探索骑行活动不仅帮助同学们在短时间内熟悉了新校区的空间布局,切实缓解“认路难、找地烦”的适应困境,更依托地科学子的专业视角,将校园转化为一门生动的实践课堂。参与同学纷纷表示,这场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