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 07.20
    为进一步学习贯彻《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促进提升学生投身我国水利建设的热情和本领,提升青年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河海大学地学院“水资源保护,我们在行动”实践团赴贵州遵义开展实践。探索水利前沿:于研究院深度交流 为深入了解水资源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7月中旬,实践团走进遵义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向行业专家们请教学习,开展交流座谈。专家们详细介绍了当前水利领域的前沿技术和研究方向,从高效的水资源调配模型、先进的水质监测手段,到创新的水利工程设计理念,每一项成果都展现了水利研究的无限潜力。专家们分享了应对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等重大挑战方面的研究心得和实践经验,并强调跨学科合作与科技创新是解决当前水利难题的关键。 此次座谈拓宽了团队成员们的视野,为后续的科普宣传和调研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团队成员纷纷表示,将把所学所悟转化为实际行动,为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贡献力量。普及水利知识:唤醒市民节水意识 为向市民普及水利知识、唤醒大家的节水意识,实践团深入基层社区,举办了一系列科普活动。活动现场,实践团通过设立宣传展板、发放水利知识调查问卷,以直观易懂的方式向
  • 2024 07.20
    青 春 三 下 乡青春同行筑梦夏令营——河海大学地学院实践团赴禄口街道开展实践 为丰富社区孩子们暑期生活,给他们带来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河海大学地学院“禄口夏令营”志愿服务团于2024年7月前往南京市禄口街道开展为期两天的中小学生夏令营志愿服务活动。 实践团成员与社区的孩子们一同聚集在社区活动中心,聆听几位退伍老兵的深情讲述。老兵们用质朴而真挚的语言,分享了自己参军入伍、保家卫国的亲身经历,每一个故事都饱含着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随后,在老兵们的带领下,实践团队成员带领孩子们进行了“重走长征路”的模拟游戏,深刻体验了红军长征的艰辛与不易。成员们还指导小朋友们缝制红军包,一针一线中寄托了对革命先辈的敬仰与怀念。 实践团成员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红色知识问答游戏。游戏围绕中国革命历史、英雄人物、红色经典等内容展开,成员向孩子们读出题目,请他们判断答案的正确与否,通过趣味横生的问答形式,激发孩子们对红色文化的兴趣与热爱。孩子们积极参与,踊跃抢答,通过这场游戏,不仅加深了孩子们对红色历史的理解与认识,也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实践团成员们协助工作人员举办了一场心理
  • 2024 07.20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长江治理工作,不断推动长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南京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深刻展示了长江经济带发展的缩影。河海大学地学院“深研转型发展,宣扬生态理念”实践团走进泰山街道,探寻长江经济带南京区域生态保护和建设成效,深入了解金陵城从环境污染到生态保护的转型之路,做好建设成就宣传推广,并以此促进绿色发展理念的普及和实践,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水之子的青春力量。 曾经的朱家山河东门段,两岸还是待拆除的房屋,大雨过后,曲折的小路满是泥泞。在党的领导下,江北新区启动朱家山河东门沿线综合整治工程。在河流水质提升的基础上,通过栽种花木、建设沿河健身步道、打造游园等方式对沿岸景观进行美化改造,为新区换上了新样貌。如今,河清岸绿、鸟语花香,朱家山河成为了老百姓家门口的“景观河”与“幸福河”,也成为了周边居民休闲游玩的好去处。实地走访调查,洞悉河流现状 为全面了解朱家山河的发展现状,实践团在泰山街道铁桥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进行实地访查。朱家山河碧水环绕,沿岸绿树成荫,展现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与宜居氛围。泰山街道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与现代化建设完美融合
  • 2024 07.20
    为实现实践育人与服务社区的良性互动,解决基层实际需求,提升服务大局贡献度,河海大学地学院实践团队于7月8日至10日在南京市社区开展了“关爱老人,启迪童心”志愿服务社会实践,为社区老人和孩童带了温暖与启发。关怀暖心,老有所扶 实践团成员们在南京市爱杺树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支持与协作下,由工作人员带领前往北门桥路住宅小区,开展独居空巢老人的入户探访。成员们按照预设的访谈提纲,细致询问老人的健康状况、生活状态及具体需求。在交流过程中,成员们充分倾听老人的心声,尊重他们的意见,同时认真记录相关信息。同时还附赠了一份礼品,以表达社区对独居老人的关怀与支持。 在探访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们发现,大部分老人心态良好,与邻居保持友好关系,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但也普遍存在生活孤独、健康有恙、子女不能经常看望等问题。经过两天的入户探访,团队深入了解了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和需求,也通过细致入微的谈心,让老人们感受到关怀与尊重。童心共享,书香相伴 实践团来到黄山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社区的小朋友们开展“沁润书香,畅游书海”阅读分享会活动,旨在激发小朋友们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分享会上,成员们
  • 2024 07.20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的重要回信精神以及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鼓励广大青年学生将课堂学习与乡村实践紧密结合,深刻领会感悟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历史意义,2024年7月,河海大学地学院实践团赴福建省赤溪村开展调研。 在党群活动中心,团队成员们聆听了杨玉燕馆长生动详尽的村史讲解。通过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和一个个感人的脱贫故事,大家仿佛穿越时空,亲历了赤溪村从贫困落后到繁荣振兴的变迁过程。这段村史不仅展现了当地人民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更深刻诠释了“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坚韧与执着。 随后,团队成员们采访了赤溪村的钟而钊书记。钟书记就基层党组织建设、扶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规划等话题,与大家进行了深入交流。他详细介绍了基层党组织在推动乡村发展、凝聚民心方面的关键作用,以及近年来赤溪村在脱贫攻坚战中取得的显著成效。谈及乡村振兴的未来规划,钟书记满怀信心地表示,将继续秉承“弱鸟先飞”的精神,不断创新思路,努力将赤溪村打造成为乡村振兴的典范。 在文创集市,团队成员们亲身体验了畲族文化与白茶文化的独特魅力。琳琅满目的手工艺品、香气四溢的白
  • 2024 07.16
    为丰富社区青少年的课余生活,让小朋友们近距离接触岩石、了解岩石,拉近他们与地球科学的距离。7月16日,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测绘启明星”实践团联合虹苑社区,举办了一场主题为“探索岩石的秘密”的科普课堂活动。此次活动吸引了20余名社区小学生参加,他们在实践团的悉心安排下,获得了一次充实而有趣的学习体验。 在活动中,实践团成员担任科普员,向孩子们详细介绍了岩石的三大类别: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并深入讲解了岩石的形成过程及其分类的科学依据。通过实物展示和互动讲解,科普员带领孩子们探索岩石的独特特征,激发出他们的探索兴趣。孩子们不仅积极观察岩石标本,还对其特征进行了详细记录和总结。 知识竞答环节将科普活动推向高潮,孩子们基于所学知识积极抢答,展现了他们对课程知识的热情和理解。最后,活动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落下帷幕,他们纷纷表示在这次科普课堂中收获颇丰。 随着活动的圆满结束,社区负责人对实践团成员们的辛勤工作和专业教学表示了深切的感谢。此次“探索岩石的秘密”科普课堂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科学知识,也点燃了他们探索自然奥秘的热情。本次实践彰显了地学院青年学子们社会责任感和担当
  • 2024 07.16
    为更好培养儿童的环保意识,激发儿童们对阅读的兴趣和热情,河海大学地学院实践团队于2024年7月6日在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秦淮社区开展了主题为“书香飘社区,知识盈满园”的社区宣讲实践活动。精心筹备,广泛宣传 本次实践面向的群体是社区4-8岁的儿童,为此团队成员在活动前期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提前设计了活动的整体流程,大家集思广益,决定以PPT演示为主,游戏互动为辅的形式进行宣讲。同时对安全事故、奖品不足等可能的突发情况做了预案。 接着,实践团队在社区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活动负责人张昕玥同学与社区进行联系,协商确定活动的具体形式与时间安排。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公益志愿服务团的成员们通过张贴通知、社区走访和线上宣传等方式,多次深入社区,向社区儿童及儿童家长宣传了本次宣讲活动。并在宣传过程中得到了社区居民的广泛认可与支持。这为实践团队后期活动的有效开展奠定了基础。环保宣讲,播种希望 在实践过程中,组员们用多元化的宣讲形式、针对性的宣讲内容和创新的宣讲方式,通过丰富多彩的阅读分享活动,激发孩子们对阅读的兴趣,养成垃圾分类的意识。 当孩子们坐定后,队员们进行了简单的开场白,引
  • 2024 07.1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2024 年7 月10日至12日,河海大学“解码乡村振兴,以农民合作社为视角”乡村振兴促进团前往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实地考察和调研当地的农民合作社及相关组织,深入了解乡村振兴战略,探究帮助提高当地农民的收入,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的合理路径,以实际行动将青春的力量融入乡村振兴的伟大进程中。实践全程留影实地走访调研 了解百姓实情 乡村振兴,民生为本。实践团设计调查问卷,旨在探索玉山县居民对农民合作社的了解程度,继而评估农民合作社在推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问卷通过线上和线下方式同时发放,调查对象覆盖城镇和农村中各个年龄段以及各行各业的居民,以全面了解公众对农民合作社的认知水平。此外,实践团成员还走访了当地村民,进一步了解玉山县农民合作社的各方面情况。向居民发放问卷巧用媒体平台 助力红糖销售 实践团走进江西省姜宅红糖有限公司,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姜宅红糖”的制作过程,该公司带领姜宅村及周边百余户贫困户成立合作社,专业种
  • 2024 07.08
    为了提高居民对本土文化的认识,鼓励他们加入社区文化建设,体验历史的沉淀,共同打造具有独特风格的社区文化。河海大学地学院实践团队于7月8日在许昌市陶城乡追岗村的社区内举办了一场聚焦“深耕历史底蕴,塑造社区文化”的文化盛会。文物讲解,文化传承 在实践开展前,整个团队做了周密的准备,搜集了一系列反映社区历史文化的珍贵物品。每一件展品都经过精心设计,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让居民轻松接触并理解社区的历史底蕴,促进人们对社区历史的认识。 实践伊始,团队成员展示和讲解文化展品,阐释了社区历史的重要价值。随后团队成员通过宣讲的形式,向居民展示了社区历史之悠久以及文化内涵之丰富。团队成员详细讲解了社区的历史,并且讲述老物件背后的故事,引导他们感知社区历史对个人和整体文化的影响。居民们专注观看,积极互动,现场反应热烈。社区文化,历史延绵 紧接着,团队成员引导居民们参与社区文化体验。逐一展示他们收集的文化物品,让居民们亲身感受。这一环节加深了居民对社区历史文化内涵的理解。 文化体验过后,团队成员带领居民工共同参观文化墙,鼓励居民们思考如何传承和发扬社区的历史文化,号召他们成为“社区文化
  • 2024 07.05
    贡献青春力量,书写青年担当。在乡村振兴理念的引领下,为了更深入的了解家乡,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建设,河海大学地学院实践团队于7月5日至7月9日在霞浦县和福鼎市开展了主题为“闽中之囊,福泽绵长”的社会调查实践活动。实践团从产业特色、文化发展、扶贫经验等多个角度学习、探究、推广当地的振兴之道。霞浦:茶叶探索与启迪 实践团的实践之旅从霞浦县的茶产业开始。为了深入探索高品质茶叶的起源与制作过程,7月5日,实践团成员来到山后村的茶田。在那里,他们深入了解了茶叶的方方面面。通过对茶农的采访,成员们学习了当地典型茶叶生长属性和采摘技巧。并在经验丰富的茶农指导下,进行了茶叶采摘的实操学习。实践团成员学习茶叶采摘 霞浦茶产业的成功,茶叶的加工业,即第二产业亦值得探究。7月6日,实践团来到天然峰茶厂,这里诞生了知名茶叶品牌——劝儒白茶。团队成员与茶厂负责人进行了会面,向他们详细介绍了河海大学及实践团的基本情况,探讨了茶叶种植基地的布局,同时参观了现代化的茶叶加工设备,并向他们请教了茶产业经营和发展的宝贵经验,分享了各自对茶产业未来发展的看法。通过交流了解到,目前企业已实现茶叶产品多元化,并通过
  • 2024 07.05
    7月5日,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顺利完成2022级本科生、2023级研究生“常州-南京”第一阶段搬迁工作。学院党委书记马孟珂,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张玲彬深入宿舍及搬迁现场走访、慰问搬迁学生。学院本科生辅导员、研究生辅导员及2022级本科生班级班导师一同参与。 我院高度重视搬迁工作,根据学校统一调度,成立地学院搬迁工作领导小组,细化学生乘车方案,做好一车一表,确保不丢一物、不落一人。搬迁前后,院领导深入学生宿舍,及时了解同学们在行李搬运、宿舍居住等的需求,鼓励同学们在搬迁至江宁校区这一新起点上拥有新面貌、展现新风采,不断上进。 搬迁过程中,地学院广大学子和青年志愿者勠力同心,积极将打包的行李提前运送至楼下,提高搬迁效率。他们不惧高温日晒,协助搬运行李,保障搬迁工作的顺利完成,尽显地学院学子担当。 本次我院共计367名本科生、研究生统一搬迁至江宁校区。在学校、学院的高度重视下,在各师生、青年志愿者的积极配合下,此次地学院搬迁工作顺利完成。接下来,地学院2022级本科生、2023级研究生将在江宁校区继续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以更饱满的精神面貌迎接新学年的生活。
  • 2024 07.03
    开拓创新,互学互鉴聚焦学科前沿,拓展国际视野他致力于新时代国际化人才培养工作让我们一起走近地学院“2023年度国际合作先进个人”瓦格纳 瓦格纳,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水文学、大地测量学及环境科学。主持、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发表SCI论文90余篇(其中一作20余篇)。为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AGU)、欧洲地球科学联合会(EGU)、国际大地测量学会(IAG)和亚洲大洋洲地球科学学会(AOGS)等多个学术组织成员。先后担任50多家科学期刊的专业评审人,并多次获得优秀期刊编辑荣誉称号。桃李芬芳满天下:培育英才济沧海 瓦格纳老师自2011年开始在河海大学任教。执教期间,他十分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先后指导来自德国、澳大利亚、巴西、巴基斯坦、非洲多国的留学生,培养了一批批具有全球视野的高层次人才。指导学生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申请发明专利,多名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等荣誉,并被国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录取为博士后。他在教学中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开设了《卫星大地测量学》、《水文大地测量学》等多门研究生课程,并将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极大拓宽了学生
  • 2024 07.02
    科学研究是边界突破和思想碰撞的解谜之旅他致力于搭建国际交流平台、提升师生国际交流能力与国际学术影响力让我们一起走近地学院“2023年度国际合作先进个人”巴晶 巴晶,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致力于复杂孔隙介质弹性波传播理论、岩石物理模型及地震检测方法研究。提出了描述非均质孔隙介质地震波传播的Biot-Rayleigh理论模型系列,创新了致密油气岩石物理理论,开展实验验证研究,研制了储层流体地震检测技术,在多个盆地实现大面积推广应用。教书育人,学养深厚 巴晶老师自2016年开始在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任教,执教八年来,他非常注重岩石物理在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曾多次带领团队参加各大高校举办的国际研讨会,发表学术观点展开学术交流,发表了多篇具有创新性的文章。巴老师于2017年获得PCT国际专利一项,为我院科研工作做出贡献。同时,他所在的课题组与国外高校常年保持紧密的合作关系,近些年已安排博士生赴美国、德国、新西兰、瑞士、意大利、澳大利亚等海外知名高校与科研机构联合培养。视野开阔,格物致知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巴老师善于在实际交流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曾带领团队成功举
  • 2024 07.01
    精益求精,孜孜不倦积极探索实践育人、科研育人、创新育人新途径立志做导航定位领域的“辛勤耕耘者”让我们一起走近地学院“2023年度科研工作先进个人”章浙涛 章浙涛,中共党员,副教授,从事卫星精密定位与多源融合导航理论、方法和应用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等在内的20余项课题,发表SCI/EI学术论文60余篇,申请授权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20余项。是国际大地测量协会理论委员会(IAG-ICCT)和海洋交叉委员会(IAG-ICCM)成员,多个国际大地测量协会研究组(JSG)和工作组(JWG 5.4,WG 4.2.3)成员,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测绘学报》等多个期刊青年编委和客座编委。获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领域杰出青年、卫星导航定位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全国高等学校测绘类专业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一等奖、江苏省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一等奖等多项荣誉奖励投身导航定位领域,服务国家重大需求 如今,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维护国家安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设施。卫星导航定位技术推动了大地测量与导航定位领域的全新发展,也是体现现代化大国地位和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在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