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双一流建设,谋划学科高质量发展路径,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于2025年7月6日,在河海大学信息馆202召开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学科发展研讨会。会议特邀南京大学唐朝生教授、南京大学朱鸿鹄教授、成都理工大学胡伟教授,浙江大学吕庆教授,西北大学谢婉丽教授,长安大学赵超英教授,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王成教授,同济大学郑虎教授,南京大学顾凯教授、沈征涛特聘研究员和程青副教授等十余位知名专家把脉问诊。学院党委书记马孟珂、院长刘瑾及学科骨干教师参加会议。
会议伊始,马孟珂书记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他指出,地质与测绘学科是学校的传统优势学科,在新发展阶段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期待通过本次研讨会为学科转型升级提供新思路。刘瑾院长介绍了学院发展概况及学科整体建设情况。赵燕容副院长和吴太夏教授从学科整体情况、研究方向、取得成果及未来发展定位等方面系统汇报了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测绘科学与技术学科的情况。
各位专家围绕地质、测绘学科发展方向与瓶颈问题展开深入探讨,阐述了新时期学科高质量发展的实施路径。各位专家指出,当前学科建设面临的首要问题是突出特色优势,要立足学校水利水电特色,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重点培育边坡生态修复、地下水可持续开发、重大水利设施智能监测等特色方向,通过差异化发展打造具有河海标识度的学科品牌。在学科方向凝炼方面,要进行系统性整合优化,实现资源集约化配置。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实施引育并举、激发活力的双轮驱动策略。一方面要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实施精准引才;另一方面要完善内部激励机制,充分发挥职称评聘、博导遴选等政策的导向作用,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会议总结环节,刘瑾院长表示,兄弟院校对河海大学学科建设给予了大力支持并寄予厚望;同时强调,面向未来,我们必须以本次研讨会为契机,聚焦三个精准:精准定位学科特色、精准引进高端人才、精准培育创新团队。她特别呼吁各兄弟院校为河海举荐英才、共谋发展。相信通过校际深度合作和师生共同努力,河海大学地学院一定能够在新时代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