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10月15日,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总决赛在郑州大学举行。经过激烈角逐,由我院与大禹学院共同推报,刘瑾、王笑蕾、常孝廉、梅红、金光球5位老师共同指导,胡殿俊、傅宇、黄晓洲、周昱君、黄渝进等15位同学共同完成的《探漏先锋—长距离地下管线渗漏光电波一体化探测装备》参加高教主赛道本科生创意组角逐,斩获金奖,取得重要突破!


本届大赛由教育部会同中央统战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农村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知识产权局、共青团中央等10个部门,联合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郑州大学、郑州市人民政府联合承办,共吸引全球161个国家和地区、5673所学校的619万个项目、2443万人次报名参赛,总决赛共入围项目4720个,河海大学共有11个项目入围全国总决赛,分别参与高教主赛道本科生创意组、研究生创意组、研究生创业组,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公益组、创意组,产业赛道企业命题组角逐,共获得全国金奖4项、银奖3项、铜奖4项。


近年来,我院紧密围绕地学学科特色,将创新创业教育全面融入人才培养各环节,系统构建多层次、全链条的双创育人体系。通过设立本科生导师工作室,打造“教授引领方向—副教授科研攻关—讲师孵化双创”的三级指导梯队,实现分层赋能、精准指导。依托“地学英才成长计划”,以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海外交流等项目为抓手,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素养与国际视野。同时,学院积极搭建“课程夯基—实践提能—赛事培优—成果转化”四位一体育人平台,持续完善“教学—实践—竞赛—产出”闭环支持机制,深入推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在系列举措的有力推动下,学院双创教育不断提质增效。继《宏川生态——陡立岩坡复绿领航者》项目荣获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银奖之后,我院再获突破,双创育人成效持续彰显!
项目展示
探漏先锋——长距离地下管线渗漏光电波
一体化探测装备
(2025年全国金奖)
参赛组别
高教主赛道本科生创意组
指导教师
刘瑾、王笑蕾、常孝廉、梅红、金光球
项目成员
胡殿俊、傅宇、黄晓洲、周昱君、黄渝进、吴雨晗、林楠栖、冯宇璇、汪静怡、许晟铭、孙梦泽、王浩乾、徐浩、徐聪聪、Danial khawary
项目简介
针对超长地下管线渗漏探测难题,团队提出了光电波精细化探测技术,自主研发了光电波一体化智能探测仪,建立了自动化原位监测系统,解决了长距离传输信号衰减强、渗漏定位差和预警监测难的技术痛点,实现了超长地下管线全生命周期高精度智能化探测,助力工程安全稳定运行。

宏川生态——陡立岩坡复绿领航者
(2022年全国银奖)
参赛组别
高教主赛道本科生创意组
指导教师
刘瑾、马晓凡、杨天、樊舒婕、梅红
项目成员
孙云儒、黄庭伟、王禄艺、崔彤、姚佳玮、徐悦、张应允、刘珂孜、蒋娅婷、黄琤、叶先一、岳修任、陈霄颖
项目简介
该项目团队针对原有边坡生态修复技术存在的适用坡度小、基材易流失、修复效果差等问题,积极开展跨学科创新研究,自主研发可降解环保水凝胶,自主培育微生物,独创配比适用于陡立岩坡生态修复的高稳基材,为陡立岩质边坡生态治理提供定制化专业修复方案,助力国家“双碳目标”达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