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三下乡|测绘青春,筑梦未来—— 河海大学地学院实践团走进南京市规划建设展览馆

发布时间:2025-07-25浏览次数:13文章来源:地学院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技强国理念,引导青年学生将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传递劳模精神与科技力量,2025713日上午,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测绘青春筑梦未来”——测绘工程专业实践团的成员走进南京市规划建设展览馆,为当地中小学生带来测绘技术让世界更精准主题宣讲。活动以团队走访中铁大桥局二公司的实践经历为切入点,通过桥梁故事、专业解读、技术科普,让青少年感受奋斗精神与科技魅力。

     首先,实践团成员结合在中铁大桥局二公司的走访经历,以南京长江大桥、大胜关长江大桥等标志性工程为例,向同学们生动讲述了桥梁建设背后的故事。团队成员分享了桥梁工程师们如何在复杂地质条件下攻坚克难,以及建设者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

     “原来一座大桥的建成,不仅需要力学计算,还要考虑水流、风力甚至船舶撞击的影响!一位初中生在听完讲解后感慨道。现场还展示了团队拍摄的建设工地实景照片、工程图纸和施工动画,让同学们更直观地理解桥梁建设的艰辛与智慧。

      然后,宣讲特别设置了对话劳模环节,团队成员讲述了在中铁大桥局二公司采访到的全国劳模、桥梁高级工程师秦环兵大师的事迹。秦大师扎根桥梁建设一线三十余年,参与过国内外数十座大型桥梁工程,他的故事让在场学生深受触动。

     “劳模精神不仅仅是吃苦耐劳,更是不断创新、精益求精。团队成员刘佩浈在分享中强调,希望同学们能从这些建设者身上学到坚持和专注的力量。

      接着,为了让同学们更深入地了解工程建设中的科技应用,该团队从生活中的实例入手,将测绘的内涵进行拆解,让同学们明白测绘工程的应用之广、作用之大。

     “原来我们平时用的导航地图,背后有这么多测绘技术!一位小学生兴奋地说道。团队成员还结合无人机航测、三维建模等现代测绘技术,向同学们展示了数字孪生城市的未来发展趋势。

      最后,南京市规划展览馆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次三下乡团队的宣讲不仅让中小学生了解了桥梁建设知识,更传递了奋斗精神和科技报国理念,是一次生动的社会实践课。

      此次 “测绘技术让世界更精准主题宣讲,是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河海筑梦,桥通未来实践团队三下乡社会实践项目的生动实践。团队创新采用工程+思政+科普的模式,将桥梁建设的专业知识转化为青少年易于理解的语言,把劳模精神的深刻内涵融入鲜活故事,让测绘科技的奇妙应用贴近生活场景。实践团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实践育人理念,既展现了测绘专业的价值与魅力,也引导青少年将个人成长与科技强国、民族复兴的时代使命相连,为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少年贡献了青春力量。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