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大地 锤炼真知丨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赴江苏省地质局第一地质大队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07-17浏览次数:14文章来源:地学院

    为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弘扬地质人脚踏实地、探真求实的劳动精神,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河海大学地学院)于202578日组织师生前往江苏省地质局第一地质大队(以下简称江苏省地质一队)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江苏省第一地质大队党委副书记严刚、安全技术质量科工作组组长王爱群、隧道公司技术研发中心主任王振祥、安全技术质量科工作组成员郭玉君、河海大学地学院副院长赵燕容、地质科学与工程系主任黄勇,副系主任朱旭芬,本科生辅导员戎荣以及地质工程专业学生代表共同参与。

      活动伊始,双方举行了座谈会,严刚副书记介绍了江苏省地质一队的历史沿革与发展现状。该队成立于1958年,作为省属事业单位,于2024年整合相关单位公益职能后组建。在矿产勘查、水工环地质调查、矿产资源规划、地质灾害防治、测绘等方面实力雄厚,曾获得国家功勋地质队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模范地勘单位、首届中国百强地质队等多项国家级荣誉。

    赵燕容副院长介绍了河海大学及地学院概况,并重点阐述了学院在劳动教育、专业教育和校企合作等方面的规划。他指出,江苏省地质一队与学院专业高度契合,期待未来在实习就业、赛事实践、成果转化等方面深化合作,共同培育符合行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座谈会上,校企双方共同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揭牌。该基地的建立标志着双方合作迈入新阶段,将为河海大学学生提供接触行业前沿、参与实践项目的重要平台,有力支撑高素质地质人才的培养。

     在参观体验环节,师生们在江苏省地质一队工程师郭玉君的带领下,参观了科普教育展厅。大家详细了解了地球生命演化历程,并重点学习了该队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复杂地质隧道施工技术、智能建造等领域的创新成果及参与国家重点工程的典型案例。丰富的展陈和生动的讲解,让同学们对地质工程专业的应用前景与发展方向有了更直观和深刻的理解。

     实践活动的压轴环节实地考察了江苏省地面沉降监测站(六合地面沉降监测分层标),在施威工程师的讲解下,师生们了解到该监测点将基岩标与分层标建设相结合,构建了一套集实时动态监测、智能自动控制、多维数据产出于一体的智能化监测网络。施工程师重点介绍道:这套系统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了监测数据的实时采集与传输,结合大数据分析平台,能够精准识别地面沉降趋势,为政府部门提供科学决策依据。现场的学习令学生深有感触,2024级学生侯博淏感叹:这次实践颠覆了我的认知,现代地质工程早已超越传统的罗盘加地质锤,融合了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科技,专业真正的向智能化方向转型。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本次实践活动通过产教深度融合,让学生在工程一线锤炼专业技能,体悟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地质人精神,为培养新时代复合型地质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河海地学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为地质行业输送更多专业功底扎实、实践能力突出、创新意识强烈的高素质人才。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