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回顾|“职引未来”就业宣讲会圆满结束!

发布时间:2025-05-15浏览次数:12文章来源:地学院

   2025年5月7日晚,由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吉林大学、河海大学四校联合举办的职引未来就业宣讲会在融融暮色中圆满结束。来自四所高校地科院的七位学长学姐跨越地域限制带来了最鲜活的求职经验:南京大学毛茅弋、许石华,吉林大学王晓初、李府昂,河海大学李博林、高颖,以及浙江大学覃梦娇。

   从第一份简历该怎么写,到面试时如何克服紧张;从行业选择的小窍门,到最新就业政策的解读。这些过来人的经验之谈,就像一盏盏小桔灯,为还在校园的学弟学妹们照亮了前行的路。这场特别的分享会,不仅搭建起校际交流的桥梁,更让年轻学子们感受到了同辈互助的温暖,助力青年学子在时代浪潮中锚定人生航向。

南京大学:毛茅弋

国家管网储能技术公司

   毛茅弋同学分享了他在找各行业工作的经验,分别从互联网、国企、事业编、公务员这几个方面进行了经验总结。

   他强调了学术背景的重要性,并鼓励大家积寻索研究项目与工作岗位的相关性,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他还提到了在面试过程中如何提升自己的气质以及竞争力,他丰富的求职经历给同学们提供了非常好的经验。

南京大学:许石华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许石华同学分享了他的求职经历,着重介绍了职业与爱好匹配如何做面试PPT

    他提到了如何在简历中突出自己的技术能力与职位匹配度,并推荐了相关公众号、网站和PPT模板,可以说是干货满满。

吉林大学:王晓初

香港理工大学访问学者

   王晓初以自身从直博到访问学者的科研进阶路径为主线,分享了学术积累如何转化为职业竞争力。

   他重点解析了国家级科研项目申报技巧,强调在选题时应紧扣国家战略需求,并展示如何将专利成果与国际合作课题结合,提升学术影响力。此外,他建议博士生提前规划海外研修,通过跨学科合作拓宽研究视野,为进入国际科研平台奠定基础。

吉林大学:李府昂

吉林省定向选调

   李府昂同学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吉林省定向选调的特色流程,帮助同学们了解考试大纲变化(尤其新增政治理论部分),并给出了备考实战建议。

   同时,分享了优质学习资源,推荐使用多端同步的刷题APP利用碎片时间备考,最后提醒同学们,选调生作为特殊公务员渠道虽有晋升优势,但建议结合自身职业规划理性选择,既要保持初心也要务实考虑工作地点与待遇。

河海大学:李博林

中国能建江苏电力设计院

   李博林同学从学术研究与学生工作双重视角,分享了国企工程技术岗位的求职心得。他结合自身发表多篇论文、参与专利研发的经历,强调地质专业学生在科研中需注重数据建模等实用技能积累,并建议通过研究生会等平台锻炼项目管理能力。

   针对设计院招聘特点,他总结了技术面试中“学术成果转化”与“团队协作案例”两大核心考察点,鼓励同学们梳理科研项目中的工程应用场景,同时推荐关注新能源基建领域政策动向,将专业学习与国家战略需求主动结合。

河海大学:高颖

江苏省普通选调

   高颖同学以党支部书记工作为切入点,系统分析了选调生选拔的综合素质要求。她结合党建工作中培养的政策解读、群众沟通等能力。

    通过分享选调笔试备考经验,她建议重点利用“共产党员网”等平台学习党建理论与乡村振兴案例。针对结构化面试,她提出“专业+服务”应答框架,强调通过学生干部经历展现公共服务意识与应急协调能力。

浙江大学:覃梦娇

武汉理工大学特聘副教授

   覃梦娇博士分享了高校青年教师岗位的求职经验,并总结了如何提升核心竞争力以匹配该岗位的要求。

    通过对比岗位类型差异,强调教学能力培养的重要性;针对跨校求职策略,她总结了“三个匹配”原则:研究方向与学院重点实验室匹配、项目经历与学科评估指标匹配、学术网络与院校合作基础匹配。

    这场跨越四校的云端相聚,不仅是一次经验的传递,更是一份温暖的接力。愿每一位同学都能从这些宝贵经验中汲取力量,勇敢地迈出属于自己的职业第一步。未来已来,让我们携手同行,在充满可能的职业生涯中,书写各自的精彩篇章!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