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晖,男,中共党员,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测绘工程专业2020级生,河海大学第十三期青马工程学员,曾担任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团委学生副书记,获河海大学“优秀学生标兵”、“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 青团干部”等荣誉称号10余项;积极参加各类专业竞赛与实践活动,获全国大学生测绘技能竞赛特等奖、“三下乡”社会实践江苏省优秀团队等多项奖项。他的志愿服务经历已经超过200小时,他将自己的热血和力气无私地献给了为青年服务和学院建设的事业。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奉献、奋斗和不懈努力的时代典范。
李彦晖在团委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学生工作经验,但也遇到过不少困难和挑战。他谦虚地分享了自己的成长历程,回顾了两个令他深受触动的事件,并总结了两点宝贵的教训。
第一个教训是要提前规划截止日期。他回忆道,自己刚担任副书记时,需要处理社会实践的工作,由于工作量巨大,他不得不承担更多的责任。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提前安排截止日期是非常关键的,这可以避免时间的紧迫性,以及帮助克服拖延症的倾向。这告诉我们,提前规划时间可以让任务变得更加有序和高效。
第二个教训是要提前准备不确定的事情。他分享了一次在准备院长第一课时遇到的困境。由于各种问题,教室的布置工作没有按计划完成,导致了后面工作的失误。从这个经历中,他明白了在面对不确定的情况时,提前做好准备是至关重要的,这不仅可以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还可以防止因意外情况而导致的失误。
李彦晖总结说:“我们做学生工作不要怕犯错,怕的是犯错了却不改正的这种无所谓的态度。犯错一定是要有反思的,之后如果遇到类似的事情就可以避免这种错误。”
李彦晖深刻理解团学组织在学院建设中的双重使命,他着重强调了团委在思想建设和文化建设两个方面的卓越贡献。
引导思想建设:李彦晖指出,团委的工作是在党的领导下开展的,这一层级的协同合作确保了思想建设的有序推进。他认为,深刻落实党的理想信念,团支部发挥了坚如磐石的重要作用,因此需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和有效的组织生活来深入推动思想教育。这种机制确保了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团委团结动员广大团员青年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指导和引导他们的思想建设。
塑造校园文化:在文化建设方面,李彦晖强调了团学组织主导的校园文化活动。这些活动由各个团学组织合作主办,为学院的文化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这种文化建设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培养了他们的兴趣和爱好,也增强了学院的凝聚力和文化氛围。团委的工作不仅仅局限于行政层面,还涵盖学院文化的多彩方面,这种综合性的文化建设有助于校园更加多元化,同时传递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李彦晖的见解突显了团学组织在学院建设中的重要角色,既在塑造思想,又在塑造文化方面展现出了坚定的领导力。这种双重使命推动着团委为同学们提供更丰富、更有意义的校园生活,促进他们的全面成长。
在志愿服务的广袤天地中,李彦晖作为一名积极投身于其中的学生,他的志愿活动范围广泛,包括基层治理、比赛服务和疫情防控等。然而,他的动力远非因某个具体的事情或人的影响,而是源自于他党员的身份。李彦晖坚信,作为一名党员,他有责任在有能力的时候为社会做出贡献。这种强大的内在动力推动着他始终积极投身志愿服务。
他参与过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志愿活动之一发生在2022年12月。当时,学校内的19舍因发生疫情需要被隔离封锁,学校组织了一支青年先锋队,负责为被隔离的同学运送水和食物。李彦晖自愿参与,并深受触动。他描述了那个难以忘怀瞬间:戴着面罩,穿着防护服,因为雾气而视线模糊,提着重重的水箱上下楼梯,分发给需要的同学。这段特殊的经历让他深刻感受到了志愿者们的奉献和无私,也让他更加珍惜接下来为他人服务的机会。
李彦晖坚信,志愿服务不一定需要大量的时间,而是取决于自己的空闲时间和学习工作的安排。他建议在有余力的情况下才去担任志愿工作。“如果承担了任务,就要全身心投入,并确保自己的学习和生活都不受干扰。”这种内在的责任感和强大的自我管理能力使他的志愿服务具有更深刻的意义。
李彦晖的志愿服务之路告诉我们,志愿服务源于内心的信仰和责任感,而其影响力则来自于坚持和付出。他的故事激励着更多的年轻人积极参与志愿活动,为社会、学校和同学的需要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最后,李彦晖向地学院的学弟学妹们发出了深切寄语,鼓励他们树立自己的目标,并坚持为之不懈努力。他强调,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想要实现的理想和目标,而在不断完善自己的过程中,我们才能更好地贡献社会。
李彦晖是一个先进的青年楷模,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演绎了什么是青年先锋。他的热血和力气,他的奉献精神,都为我们树立了榜样,让我们向他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国梦的实现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