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 巴晶 | 性别 | 男 |
|
民族 | 汉族 | 出生日期 | 1980 | |
政治面貌 | 无党派人士 | 执教时间 | 10年 | |
学历 | 博士研究生 | 学位 | 博士 | |
现任职务 | 所长 | 技术职称 | 教授/博导 | |
通信地址 |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佛城西路8号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 |||
邮编 | 211100 | jba@hhu.edu.cn | ||
电话 | 025-83787242 | |||
研究方向为复杂油气储层孔隙介质弹性波传播理论、岩石物理模型及地震检测方法。入选国家级重大人才工程。担任国际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学会(SEG)会员资格委员会主席(2019-2020)、Journal of Seismic Exploration执行主编,《石油物探》、Journal of Geophysics and Engineering等编委,同时兼任多家 SCI期刊副/专刊编辑, 任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等学术兼职, 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等委员/召集人。获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傅承义青年科技奖、刘光鼎青年科技奖。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200余篇,授权国际PCT专利1项、国家发明专利40余项,发表中英文著作各1部。所研制的大部分技术在相关重要探区获得了推广应用。 1. 教育工作背景 2017.02-至 今,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地球探测研究所所长、教授 2016.02-2017.01,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 2015.08-2016.01,西安交通大学,计算地球物理科学系,研究员 2014.07-2015.07,美国休斯敦大学,博士后 2008.08-2014.07,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物探技术研究所,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2004.09-2008.07,清华大学,力学,博士 2001.09-2004.07,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固体地球物理学,硕士 1997.09-2001.07,云南大学,地球物理学,学士 2. 近些年代表性科研项目 [1] 《莺-琼盆地压溶气地震识别和预测技术研究》,国家重大专项专题,在研,主持 [2] 《页岩油储层多尺度岩石物理模型及参数预测方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在研,主持 [3] 《基于微观孔隙结构特征构建致密砂岩衰减岩石物理模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结题,主持 [4] 《油气地球物理勘探;岩石物理学》,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结题,主持 [5] 《页岩油多尺度衰减石物理模型研究及工作方法试验》,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结题,主持 3. 近些年代表性论文 [1] Ba J, Nie J*, Cao H, Yang H. 2008, Mesoscopic fluid flow simulation in double-porosity rocks.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35(4): L04303. [2] Ba J*, Zhao J*, Carcione J M, Huang X. 2016, Compressional wave dispersion due to rock matrix stiffening by clay squirt flow.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43(12): 6186-6195. [3] Ba J*, Carcione J M, Nie J. 2011, Biot-Rayleigh theory of wave propagation in double-porosity media.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 solid earth, 116: B06202. [4] Ba J*, Xu W, Fu L, Carcione J M, Zhang L. 2017, Rock anelasticity due to patchy-saturation and fabric heterogeneity: A double double-porosity model of wave propagation.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solid earth, 122(3): 1949-1976. [5] Qi H, Ba J*, Müller T M. 2020, Temperature effect on the velocity-porosity relationship in rocks.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 solid earth, 126(1): e2019JB019317. 4. 荣誉奖励 [1] 国家级重大人才工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5 [2]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1),中国地球物理学会,2023 [3] 江苏省XXXX计划,江苏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19 [4] 江苏省XXXX计划,江苏省教育厅,2016 [5]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傅承义青年科技奖,中国地球物理学会,2017 [6]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刘光鼎地球物理青年科技奖,中国地球物理学会,2018 [7] 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中国发明协会,2022 [8] 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2012 5. 科研平台 [1] 引进海外学者1人次入选江苏省外专百人计划,江苏省科学技术厅,2021 [2] 引进海外学者1人次入选江苏省外专百人计划,江苏省科学技术厅,2020 6. 指导博士后及研究生情况 指导博士后12名,累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博士后基金特助、博士后基金面上、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0余项。其中王恩江获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刘光鼎地球物理青年科技奖,目前任职中国海洋大学教授。雒聪目前任职河海大学青年教授。郭强目前任职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副教授。 指导博士研究生15名,获河海大学优秀博士论文3篇。其中张琳获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优秀博士论文奖,目前任职河海大学副教授。程卫入选中国石化双百计划(省部级),目前任职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院级专家。马汝鹏入选黑龙江省优秀青年基金(省部级),目前任职东北石油大学副教授。檀文慧目前任职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工程师。戚慧目前任职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讲师。吴春芳目前任职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魏颐君目前任职三江学院讲师。 硕士研究生40余名(硕士毕业生就业主要入职中国电建中南院,中国电建华东院,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中铁十四局大盾构与地下空间科技发展研究院,中国葛洲坝集团三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油田分公司等国企、事业单位及科研院所)。 课题组与国外高校常年保持紧密的合作关系,近些年已安排博士生赴美国、德国、新西兰、瑞士、意大利、澳大利亚等海外知名高校与科研机构联合培养。研究团队具有和谐、上进、活跃的学术氛围,致力于为青年人才、研究生提供充分的科研补助、外访机会与深造条件,欢迎有浓厚科研兴趣的研究生交流、报考。 | ||||
巴晶简介
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