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地质工程专业办学40周年

发布时间:2018-10-27浏览次数:729文章来源:地学院

10月27日,新时代地质工程的机遇与挑战学术研讨会暨河海大学地质工程专业办学40周年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研讨会在江宁校区举行。校党委书记唐洪武、副校长许峰,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全体领导、老领导代表,地质工程专业退休教师代表、各届校友代表、全体师生出席会议。会上,校党委书记唐洪武、副校长许峰、校友代表南昌大学校长周创兵、皖江工学院董事长朱洪高共同为地质陈列馆揭牌。

许峰副校长在致辞中指出,40年来,地质工程专业为学校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智力支撑。他强调,地质工程专业要按照“新时代高教40条”相关要求,发扬强基础、重实践的优良传统,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发挥专业所具有的独特优势,进一步融入学校“双一流”建设进程,坚持守正创新,真正在自身特色优势方面办出一流水平;要将专业建设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进一步深化产学研用融合,增强专业创新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

退休教师代表周天福老师,1970年代校友代表、皖江工学院院长吴继敏,1980年代校友代表、南昌大学校长周创兵,1990年代校友代表、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科技处副处长汤慧卿,2000年代校友代表、安徽省城建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岩土勘察设计院副院长陈健,2010年代校友代表、江苏省建科院江南建筑技术发展公司团支部书记陆金波分别致辞。

南昌大学校长周创兵教授、河海大学副校长徐卫亚教授、黄河勘测规划设计院副院长李清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沈春勇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广东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地质分院副院长吴国荣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长江三峡勘测研究院副院长周云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分别作“后工程时代地质工程学科的发展问题”“大型冰水滑坡堆积体力学特性破坏机理及防控研究”“红色碎屑岩地层混凝土重力坝坝基抗滑稳定问题分析——以黄河古贤水利枢纽工程为例”“区域岩溶管道水与城市环境的变迁及对策”“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地质勘察关键技术”“滇中引水工程重大技术问题研究”主旨报告。

地学院院长王锦国主持会议。会上成立了金锤基金,各届校友为基金捐赠近150万元。许峰副校长,合作办、校友办、基金办主任黄林楠和地学院党委书记曲永岗分别接受了捐赠。校友们还向地质陈列馆捐赠了岩心、南玉船、钻机等一批地质教育标本和实物。

地质工程专业是江苏省重点专业,现设有地质科学与工程系、工程地质与灾害研究所、水文地质与环境研究所、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同位素水文研究所、地质工程实验室等教学科研机构,现有教师39人,在校本科生366名,研究生304名。办学40年来,地质工程专业已培养本科生近3000人,研究生800余人。毕业生专业基础牢固,表现出强干的工作能力、良好的开拓精神和扎实的工作作风,已成为水利水电、能源、交通、国土、城建、环保等行业生产单位及科研院所的主要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得到用人单位高度认可。地质工程专业围绕国家重大需求,瞄准经济建设和学科前沿问题,创新工程科技发展,在地下水循环与重大地质环境之间的耦合作用、工程地下水理论与应用等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近五年来,地质工程专业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科研项目45项,科研经费近亿元。相关成果已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部省级一、二等奖8项;发表论文800余篇,其中SCI、EI检索320多篇;授权发明专利48项、软件著作权10项,已得到转化或应用16项。出版专著8部,主编教材6部,主编和参编规程4部。地质工程专业在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同时,积极强化社会服务职能,持续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撑。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专业就开始组织人员到山西、宁夏、江苏邳州等缺水地区开展找水工作,解决当地生产生活用水问题。近年来,专业组织骨干教师分赴广西百色、河池以及云南宾川、祥云等地开展抗旱找水工作,有效缓解了当地群众的饮水困难问题,受到教育部、水利部的表彰。同时,专业着重解决重大水利水电工程和地方建设工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先后解决了三峡、溪洛渡、苏通大桥、润扬大桥等重大工程中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问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