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叶天齐教授系列学术报告

发布时间:2014-07-04浏览次数:1662文章来源:

201471-2日,美国亚利桑那州大学叶天齐(Tian-Chyi Jim Yeh)教授访问我校,做了题为《Strategies for Writing a Successful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Research Paper》和《Active and passive hydrological tomographic surveysa revolution in hydrology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学术报告。

教授是国际著名地下水专家,其主要研究领域是地下水及溶质运移,首次发现了非饱和水力传导度各向异性与含水量之间的依赖关系,推进了对饱和及非饱和区域地下水过程的理解、刻画和预测,在这方面的3篇经典论文已被引用600余次。近年来,他开发了一种全新的含水层测试方法-水力层析技术,不同于之前的地震雷达等其它物理性探测技术,该技术不仅能够探明含水层的渗透性和贮水能力,还能够探明含水层渗透性和贮水能力的三维空间分布特征,是一项全新的、具有巨大发展前景的地质调查技术,在国际上赢得了广泛赞誉。教授目前发表了120篇学术论文,已经被引用了3027次(年均引用26.21次),H指数高达31201311月数据)。他曾经担任国际著名期刊《Water Resources Research》副主编,是多个国际期刊的审稿人,美国能源部,环保局、国防部以及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项目评审专家。

教授是是亚利桑那大学水文水资源系(全美水文地质排名第一)的终身教授,也是台湾国立成功大学资源工程系以及滑铁卢大学地球环境科学系的客座教授。他是分析介质非均质性对饱和-非饱和水流以及溶质运移影响的国际领军人物。教授在两场学术报告中,向我院及我校相关学科的师生系统介绍了非均质条件下水文地质模型的建立、潜水含水层给水度的迟滞、资讯融合技术刻画基岩裂隙含水层、引用随机过程概念计量化地层特性空间变异、地电阻层析成像、透视地下水含水层的新技术等先进技术方法。通过学术交流,教授展示了在水文地质方面的独特见解和研究思路,以台湾地区地质情况为例进行了具体分析,特别是在资料收集与分析上给予了与会人员极大的启发。通过交流,师生进一步开拓了视野和研究思路。教授的报告思路新颖、图文并茂、深入浅出,新技术、新方法有利于师生开展新的研究和学习。 

叶天齐教授做学术报告

叶天齐教授做学术报告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