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地学院 2016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简 报 第8期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团委 2016年7月19日
编者按:文物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具有很高的艺术、精神、研究、欣赏、历史价值。保护历史文物,能给后人留下宝贵的文化财富,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我院近日日多个实践团队以了解历史、保护文物为主题,深入各地,开展实践活动。 追寻六朝历史 继承古都遗风 ——我院赴南京实践团展开实践 近日,我院“追寻六朝历史 继承古都遗风”主题暑期社会实践团奔赴南京各名胜展开为期七天的实践活动。李思涵、宋博、张寅、贾嘉、郭晓萌、彭楠等六位同学参与了此次活动。 实践过程中,实践队员们先后前往南京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南京六朝博 物馆、老门东、南京石头城公园遗址等地进行实践。 在南京博物馆队员们与南京博物馆的领导进行了交流,大致了解了南京博物馆的现状和职能,同时在与领导的交流中大致的了解了南京的历史。 在南京博物院,队员们参观了历史馆,同学们仔细观察历史文物并对一些有代表性的历史文物进行提问,讲解员耐心解答,同学们有的还仔细记录文物的信息。对六朝古都——南京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在六朝博物馆——反映南京六朝历史与文化最详细,最全面的历史专题博 物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队员们参观了其中展出的各种陶器,书画,出图的文物等。在两个小时的走访与观察中,看队员到了南京在古代繁荣昌盛的一面,讨论了这些文物在历史长河中出现的意义,以及它们反映的当时的人们的生活水平,科学技术发展程度。同时,为了更加详尽地了解古时人们的生活状况,队员们还参观了老门东和南京石头城公园遗址。 我院实践团队赴苏州园林开展调研 近日,为响应学校号召,锻炼能力,开阔眼界,我院赴苏州园林调研小分队赴苏州开展主题为“苏州园林得保护修缮及发展前景”的暑期实践活动。共计六人参加此次实践活动。 在苏州实践过程中,队员们分别对苏州园林博物馆,拙政园,狮子林三地进行了实地考察,结合对博物馆管理人员等专业人员进行的小采访以及在实地考察过程中自发研究讨论,队员们对园林建筑细节和布局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时也了解到园林的保护也做的十分到位,园林中很多景点都做到了定期检查和修缮,对游客的行为进行监督,保留了园林建筑的大量关键数据等。此次实践活动进行情况良好,相关部门给于了大力支持。同时,队员在苏州四大名园进行问卷调查,倾听百姓对园林历史及修缮保护的意见看法。最后实践小组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总结分析和归纳,得出最后调查的结果。 通过为期六天的暑期实践,队员们锻炼了自己,也认识到苏州园林的重要性,了解了很多专业知识。 感受民居魅力,守护沧桑民居 --地学院南京市古建筑文化实践小组开展实践活动 近日,我院南京市古建筑文化实践小组在南京开展以保护民居为主题的实践活动。马军等八名同学参加实践。 七月一日,全体成员到河海图书馆进行与调查有关资料整理并确定行程路线,以及调研的细节问题。并最终确定了调查的几个方面:第一,调查古建筑民居的建筑格局;第二,细节上调查民居水井灶台的位置;第三,了解当时的经济特点与价值取向。次日,队员们前往龙虎巷,找到热情的当地居民引领观看古民居内部格局,并了解当地古民居保护政策,及现在古民居居民的现况。
通过三天的走访调查及实践讨论,队员们认识到现在国家对古建筑的保护力度还需加大。只有努力打好大学本科期间的文化基础,才能更好 的将古民居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文化协调融合做出实质性贡献。 七月四日,队员们前往杨柳村。同日下午,全体队员在当地居民的引领下进入当地古民居里面观察民居内部构造,及询问居民房屋大概情况。了解了现在民居状况,更加的激起了队员们心中把古民居文化和现代流行文化协调的融合的责任感,努力打好大学本科期间的文化基础,才能更好的将古民居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文化协调融合做出实质性贡献。
发送: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团委
编辑:宁则人 审稿:郑茜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