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院新闻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赴广西抗旱工作进展报道(二)

发布时间: 2010-04-22      访问次数: 400

灾情就是命令

从去年8月份以来,我国西南五省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尤其是云南、广西、贵州3省区,长时间降水持续偏少,旱情蔓延迅速,严重地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和生产用水。

受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派遣,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抗旱工作第一队教师王建平、王锦国、张宏兵带领4名研究生赴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德保县进行抗旱减灾工作。45到达工作地点后,随即开展了找水工作。

德保县旱情

德保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南部,距离百色市政府129公里,是边境地区靖西、那坡县与百色右江河谷相连接的咽喉要道。全县管辖城关、都安等12个乡(镇)185个村(社区)委会。全县有36万多人,总面积为2575平方公里。其中石山区面积占70%,境内聚居着壮、瑶等9个少数民族,壮族人口占98%

广西西北部的百色市是旱情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德保县又是百色市旱情较严重的县之一,全年降雨量比历年平均降雨量减少4成,是德保县1958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少的一年,旱情从去年8月至今年3月底已发展成历史罕见的秋冬春连续的重特大旱情,全县14座水库已经有7座水库干枯,剩下7座水库水量仅300多万方,比往年减少6成,已有170多条溪河断流,三千多泉眼干枯,六千多个地头水柜及家庭水柜干枯。全县计划春种农作物面积26万亩因旱达20万亩。已经造成12个乡镇13万多人、8万多头大牲畜饮水困难,需送水的6万多人。

干旱对人民群众的生活影响触目惊心。很多村民家中的水柜地窖只剩下绿油油无法使用的沉淀水,当前村民用水基本靠政府送水,每天每户送水约20-25L;或自行到几公里甚至十几公里外的地方运水,对生活和生产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千方百计寻找水源

旱情严重,任务紧迫。工作组迫不及待地开始寻找水源。按照工作部署,进行地质测绘、水文地质调查和物探试验。为了能正确找到水源点,工作组成员既分工又合作,走访当地群众,跑遍周边地区,了解以往雨季及旱季的泉水点,和附近的溶洞分布情况。

工作近2周,先后踏勘和调查了巴头乡、马隘乡、那甲乡、都安乡、城关镇等5个乡镇20多个村(屯),勘察水源点20多处。该地区地貌上属于岩溶峰林洼地地形,基岩出露,峰丛峻峭。工作组冒着炎炎烈日,为了能寻找储水带和导水构造,在山岭、洼地、河沟间辗转。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天艰苦的工作,到20号为止,已落实14处水源点,采用地质判断和物探方法确定井位10个。

工作组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每天上午8点出发,中午约30分钟午餐(盒饭或村民家吃饭)时间,晚上7点左右回到驻地,做物探试验期间往往要晚上9点以后才能赶回驻地。白天主要进行勘察、试验工作。晚上进行内业整理工作,试验结果数据处理,对工作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对白天工作的区域地质概况、水文地质条件认真分析和判断,部署第二天需开展的工作内容。由于水土不服,刚到灾区的前一周,大部分老师和学生都是带病工作,一刻都没有耽搁。

420为止,共勘察和调查4个乡镇的26个村(屯),进行地质构造调查、水文地质结构分析,确定地下水源位置;进行物探试验20条剖面,测量长度共6000m,每个剖面采用温纳装置和偶极或微分装置两中方法进行测量,共40次测量。

大旱无情人有情

工作组成员奔波在受旱的各个乡村,全面地了解这乡村的水资源分布情况,走访缺水较严重的村庄,充分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寻找新的水源点;并为当地政府出谋划策,多手段解决饮水问题。

当地政府和老百姓对找水抗旱工作非常重视和支持。工作组一到灾区,就受到了县委、县政府领导的接待。在各个乡镇和村屯的勘察、物探试验过程中,所在乡镇的书记、乡长以及村支书、村主任都来到现场,组织当地群众帮助搬卸物探设备,着火红的太阳,帮助背电缆线、插电极。开始物探试验后,当地老百姓都围在工作人员及物探仪器周围,询问当地是否有地下水,是否能找到地下水。从每个老百姓渴望的神情透露出了对水的期盼。每到一地,当刚好遇到是中午时,乡亲们会准备好饭菜和米酒,热情的招待工作组人员。

    看到旱区灾情严重,人民和牲畜饮水困难,震惊的同时也感到责任重大。本工作组将努力工作,为灾区人民做出应有的贡献。

 





建议使用IE 5.0 以上版本,分辨率1024*768浏览
http://dxy.hh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版权所有 管理入口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佛城西路8号笃学楼(211100) 电话:025-83787234 传真:025-83787234 Email:dxybgs@hh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