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学院:2015年暑期社会实践系列报道(八)南京地质考察(2015.7.12)

时间:2015-07-13浏览:230

南京及周边地区地质考察

--小分队第二天通讯稿

     七月十二日一大早,全体成员就奔赴南京南长途汽车站,出发前往黄山。这次考察,预计2天。经过第一天的考察,我们调查了黄山的花岗岩地貌的发育情况,观察了一些典型的花岗岩岩石——粗粒似斑状花岗岩。

     上午,一行人在汽车上经过了四个小时的长途颠簸,终于到了黄山景区。此时已是中午,我们稍带休息,便乘索道上到山上,正式开始了我们的黄山考察之旅。

     下午一时许,团队到达山上,黄山经历了造山运动和地壳抬升,以及冰川和自然风化作用,才形成其峰林结构,如莲花峰,光明顶,天都峰等著名的三十六大峰。黄山山体主要由燕山期花岗岩构成,垂直节理发育,侵蚀切割强烈,断裂和裂隙交错,长期受水溶蚀,形成花岗岩洞穴与孔道。前山岩体节理稀疏,多球状风化,如飞来石等;后山岩体节理稠密,多柱状风化,山体峻峭,最具代表性的是西海大峡谷。

     从西海大峡谷归来,时间已经接近晚上,我们赶到了我们住的地方——排云楼宾馆,进行一天的总结。今天虽然很累,但是能看到如此壮观的地质现象,丰富了如此多的地质知识,全体成员都很开心,感到再累也是值得的。点击查看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