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 2025-11-05
    2025年10月24日至26日,“第十届江苏省大学生测绘学科创新创业智能大赛”在江苏省连云港市举行。本届大赛由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主办,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与江苏海洋大学共同承办,汇聚了省内19所高校400余名优秀学子,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展开激烈比拼。经过激烈角逐,我院测绘工程专业本科生顺利完成赛事,荣获特等奖3项,一等奖9项,二等奖5项。我校因参赛成果突出,被授予“优秀组织奖”。学院高度重视此次比赛,由沈校熠老师领队,联合芮小平、梅红、陈焱明、沈月千、陈光保、李桂华、王守光、王雪鸽、夏诸葛等老师组成指导教师团队,遴选了优秀的测绘工程专业本科生参赛。竞赛成绩的取得是学校、学院、指导教师和参赛学生共同努力的结果。江苏省大学生测绘学科创新创业智能大赛是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精心培育的品牌项目,自2022年起被教育部高校测绘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采纳为全国赛事,迄今已成功举办了十届。大赛持续赋能江苏省测绘人才的培育工作,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专业技能。今后学院将继续大力落实“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建”的理念,不断促进测绘工程专业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 2025-11-04
    为深化校际合作、互鉴育人经验,2025年10月31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李欢欢率师生一行到访河海大学江宁校区,与我院围绕党建工作、学风建设、人才培养等议题开展专题交流。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张玲彬及相关辅导员出席,双方师生代表共同参与。张书记向来访的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师生表示欢迎,并从发展历程、师资队伍、教学条件、专业和课程设置等方面,系统阐述我院近年来在党建引领、双创教育等方面形成的创新成果。李书记同步介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的学科优势与育人亮点,为专题研讨奠定基础。座谈交流环节,双方聚焦党建、双创等关键议题深入研讨。党建工作方面,分享“党建进社区”“党员先锋岗”“地学大讲堂”等实践经验;学风建设领域,就朋辈互助、学术诚信教育、竞赛激励等交换思路;创新创业与就业指导上,探讨双创项目挖掘、孵化策略。同时,双方还围绕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认同感提升、学生骨干培养等内容,结合“本科生导师制”“野外实习的思政融入”等案例充分交流。座谈尾声,双方举行“薪火驿站”党建研学点揭牌仪式,携手共建“守护长江 培根铸魂”育人共同体。此次合作标志两院协作迈入新阶段。此次校
  • 2025-11-04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双一流”建设部署,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提升育人质量,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于2025年10月18日上午在江宁校区笃学楼925会议室组织召开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建设专题研讨会。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马孟珂主持。会议特邀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李清波正高级工程师、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蔡升华正高级工程师、广东省水电设计协会会长陈云长教授级高工、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石安池正高级工程师、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赵海斌正高级工程师、北京科技大学谢谟文教授、加华地学(武汉)数字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朱焕春教授、中国能建华东电力设计院方军正高级工程师、南京工业大学周峰教授、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张锡涛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河海大学周志芳教授、张发明教授、陈志坚教授、骆祖江教授等十余位来自行业企业及兄弟高校的资深专家参与研讨。学院领导、学科负责人及骨干教师代表参会。会议伊始,马孟珂书记对与会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本次研讨会的背景与目标。随后,专家组推选产生组长,并由组长主持学科汇报环节。刘瑾教授代表学科就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的建设现状、发展方向与面临挑战作了系
  • 2025-11-03
    2025年10月26日,2025年中国水利学会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委员会年会在南京顺利召开,会议由中国水利学会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主办,河海大学、中国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和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共同承办。专委会秘书长、河海大学科技处副处长窦智教授主持会议。会议以“地下水保护与利用”为主题,设置了地下水循环与水动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地下水监测与智慧管控、地下水源储备与应急管理、地下水污染机制与溯源、工程地下水与渗流控制六个议题,聚焦地下水保护与利用中的热点、焦点等问题,开展学术研讨,探索符合生态环境良性发展的地下水资源利用与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专委会主任委员、河海大学人力资源处处长王锦国教授致开幕词,介绍了专委会近3年来在学术交流、人才托举、学科发展和科普宣传方面取得的成效。报告环节,专委会特邀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陆垂裕正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郭华明教授、同济大学周念清教授、南京大学施小清教授、中国地调局南京地调中心葛伟亚正高等国内知名专家,内容涵盖流域地下水监测与管理、关键带多介质地下水、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工程地下水与渗流控制和地下水模型开发与应
  • 2025-11-02
    第五届全国大学青年教师地质课程教学比赛于2025年10月25-26日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成功举办并圆满收官。本届赛事由中国地质学会主办,地质教育研究分会与中山大学联合承办,按学科特色与教学方向划分为七大组别,包括地质综合组、普地组、岩矿组、地学核心课程组、油气勘探组、地工综合组以及水文与工程地质组,吸引了来自全国68所高校的160名青年教师同台竞技。经过激烈角逐,我院黄国娇、乐慧琳两位副教授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精湛的教学设计与出色的现场发挥,在众多参赛者中脱颖而出,双双斩获特等奖。同时,河海大学荣获优秀组织奖。两位老师的卓越表现,充分彰显了我院青年教师一流的教学水平与育人风采,为学院赢得了崇高荣誉!。黄国娇副教授的参赛课程为“工程地球物理勘探”,讲授内容为“双侧向测井”。她以“服务国家战略”为魂,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无缝衔接,形成有力闭环;在讲清经典原理基础上,有机融入AI智能流体识别等前沿成果,展现学科的生机与活力;通过精良的动画、图示和比喻,将抽象的电流聚焦原理可视化,有效突破教学难点;选用国内代表性油气田实例,增强课堂说服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乐慧琳副教授参赛课
  • 2025-10-30
    为庆祝河海大学建校110周年,2025年10月27日,由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主办的“百十学术”校庆系列活动第109期暨地学大讲堂2025年第47期在河海大学顺利举行。活动特邀中国科学院王成教授作题为《激光雷达水深制图研究》的学术报告。王成教授长期从事激光雷达技术、水深测绘与遥感反演等领域研究,在星载激光雷达数据处理、水深反演方法及多源遥感融合等方向取得系列突破性成果。王教授重点介绍了针对镜面反射与多次散射效应的校正与优化方法,并展示了团队自主研发的水底微弱光子信号提取算法,实现了弱号识别精度与深度反演能力的显著提升。对于无激光有效信号覆盖的水域,团队创新性提出间接水深反演策略,通过融合多源遥感数据,构建了新型水深制图框架,有效拓展了水深反演的深度与空间覆盖范围。相关研究成果为大范围水域水深测绘及水利、海洋工程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王成教授介绍了团队自主研发的PCM激光雷达数据处理软件及其配套教材,该成果在数据解算、质量控制、测深反演及可视化应用等方面实现了一体化功能,为激光雷达水深测绘的工程化、标准化与教学化推广提供了重要平台与支撑。 在互动提问环节,参会师生积极提问,就星载激光雷达的信
  • 2025-10-14
    在河海大学的校园里,总能看到一位笑容温暖的外国教授与学生交流。他就是来自巴西的 Vagner Goncalves Ferreira 教授。自 2011 年 2 月到河海大学任教以来,Vagner已经在中国扎根十余年,成了连接中国与世界的一座“桥梁”。“中国是我的‘祖国’” Vagner是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测绘科学与工程系的外籍教授。他告诉记者,在中国生活十来年,他不仅见证了中国的迅速发展,也越来越喜欢中国。Vagner 说:“中国不是我的‘第二故乡’,而是我的‘祖国!” 初到南京时,Vagner便对这里的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会利用课余时间走遍南京的大街小巷,去夫子庙感受江南水乡的韵味,到中山陵体会历史的厚重,在老门东的街头品尝地道的中国美食。每逢春节、中秋等传统节日,他还会和家人们一起贴春联、吃饺子、赏月,深入了解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每一个习俗、每一个故事都充满了智慧,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尊重。”Vagner说。 如今,Vagner毅然决定让自己的孩子入中国国籍,并在中国接受教育。从幼儿园到中学,他的孩子和中国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不仅熟练掌握

通知公告

学术动态

学工动态

  • 喜报:我院师生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中斩获金奖!
    10月12日-10月15日,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总决赛在郑州大学举行。经过激烈角逐,由我院与大禹学院共同推报,刘瑾、王笑蕾、常孝廉、梅红、金光球5位老师共同指导,胡殿俊、傅宇、黄晓洲、周昱君、黄渝进等15位同学共同完成的《探漏先锋—长距离地下管线渗漏光电波一体化探测装备》参加高教主赛道本科生创意组角逐,斩获金奖,取得重要突破! 本届大赛由教育部会同中央统战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农村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知识产权局、共青团中央等10个部门,联合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郑州大学、郑州市人民政府联合承办,共吸引全球161个国家和地区、5673所学校的619万个项目、2443万人次报名参赛,总决赛共入围项目4720个,河海大学共有11个项目入围全国总决赛,分别参与高教主赛道本科生创意组、研究生创意组、研究生创业组,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公益组、创意组,产业赛道企业命题组角逐,共获得全国金奖4项、银奖3项、铜奖4项。 近年来,我院紧密围绕地学学科特色,将创新创业教育全面融入人才培养各环节,系统构建多层次、全
  • 地学萌新 逐梦启航 | 地学院召开2025级本科生第一次年级大会
    为助力2025级学生顺利启航大学生活,2025年9月8日,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2025级本科生第一次年级大会在笃学楼208顺利召开。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张玲彬、2025级本科生辅导员闫蕴琦及2025级全体新生出席大会。 2025级新生辅导员闫蕴琦首先介绍了本届学生的整体情况,通过详实的数据展示帮助同学们建立集体认同感。随后,闫老师重点讲解了入学第一个月的具体安排,包括军训准备、校园生活指南等内容,特别强调了五要四不的行为准则和宿舍安全注意事项。在学业规划方面,闫老师以在大学里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为主题,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基础课程考核标准、第二课堂实施规则等重要内容,提醒同学们认真学习学生管理手册,为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做好准备。 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张玲彬首先对全体新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张书记结合自身在河海大学的求学经历,以老学长的身份分享了三点成长建议:第一,要夯实专业基础,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第二,要树立远大理想,做好学业规划;第三,要培养责任意识,主动担当作为。作为新时代地学人,既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永葆初心。 本次年级大会系统梳理大学期
  • 领航计划第一讲——学在地学活动顺利举办
    为帮助2025级新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熟悉大学学习氛围,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于2025年9月13日举办了“领航计划-基础课程、第二课堂”系列活动。 当天下午2:00,活动在笃学楼208正式开展。本次分享会邀请了2023级测绘工程专业的宋一平、项秋菊,以及地质工程专业的朱学雨三位同学作为代表,分别围绕基础课程学习、志愿服务与社会工作三个方面进行经验分享。此外,2022级缪定良同学为新生作了PU第二课堂使用培训。最后,学院各大学生组织进行了招新宣讲。整场活动由2023级杨森博同学主持。 宋一平同学从“为什么学、怎么学、怎样考”三个角度,系统分享了大学基础课程的学习经验。他对比了高中与大学学习的差异,强调了自律的重要性,并具体介绍了高等数学、大学英语、大学物理等课程的学习策略与应试技巧。他毫无保留地展示了自己的“学习秘籍”,令在场同学受益匪浅。 朱学雨同学围绕“社会工作”这一主题,结合自身经历,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层面展开分享。他详细介绍了参与社会工作的常见平台,并以面试为例,提醒同学们注意细节、做好充分准备。他还就如何平衡社会工作与专业学习提出了实用建
  • 引领专业认知,启航测绘人生——2025级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测绘工程专业领航讲座成功举办
    2025年9月12日下午2时,“地学院测绘工程专业学业领航·专业认知教育”活动在励学楼A103教室顺利举行。特邀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王成开展专业认知讲座,地学院沈校熠、夏诸葛、谢京凯、张立林出席本次活动,测绘系主任沈月千主持本次活动。 王成老师从LiDAR技术概述、行业应用及未来发展三个维度,为大一新生全面介绍了测绘工程专业的前沿动态。在技术介绍部分,他首先阐释了“什么是LiDAR技术”,并借助国内外重要卫星计划实例,生动说明LiDAR是一种通过激光实现精准测距、获取高精度三维空间信息的先进遥感技术,也是现代测绘发展的核心方向之一。在行业应用方面,王老师结合多个实际案例,详细解读了“LiDAR技术能做什么”。他强调,LiDAR技术已成为支撑国民经济多个领域的重要基础工具,并通过具体实例让同学们切身感受到测绘技术的广泛应用与巨大潜力。最后,在总结与展望中,他客观分析了当前技术存在的局限,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王老师指出,深入学习测绘与LiDAR技术,能够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资源环境监测及科技创新等领域作出重要贡献,鼓励同学们积极投身这一充满机遇的专业领域。
  • 引领专业认知,启航地质人生|2025级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地质工程专业学业领航·专业见面会成功举办
    2025年9月12日下午2时,“地学院地质工程专业学业领航·专业认知教育”活动在励学楼A109教室顺利举行。本次活动讲座由学院教学副院长赵燕容主持,地质工程系主任黄勇、副系主任黄国娇、李云剑、杨蕴,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岩土分院副院长李进、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师李博林出席本次活动。 会议伊始,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岩土分院副院长李进、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师李博林结合工作实践,分析地质工程专业在工程建设、资源勘探等领域的应用场景,以及企业对专业人才“理论+实践”双能力的需求、“以就业为导向”的发展理念。新生专注聆听并积极提问,两位学长结合行业经验耐心解答,帮助大家建立对专业的初步认知,学长们对于行业学科的认识无疑给同学们提供了未来学习的侧重点。 地质系主任黄勇老师从历史沿革、学科状况、师资队伍、实验条件、科学研究五个维度全面的介绍地质专业学科优势,并提出作为水利特色院校的地质工程专业,承载着服务国家水利、生态保护的重要使命,激发新生的专业认同感与责任感。地质系副系主任黄国娇、杨蕴、李云剑对各自研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