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 2025-09-15
    https://mp.weixin.qq.com/s/Rd6AfFP2Jgr9RdqAUZAXkw
  • 2025-09-01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集中接收申请项目的评审结果。我院共获批立项18项,其中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1项、面上项目9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C类(原青年科学基金项目)8项,获批直接经费合计915万元。2025年地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清单序号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资助类别1地下水DNAPLs污染物跨介质界面迁移转化过程与多尺度模拟预测窦智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2基于水-热-同位素耦合的雅江嵌套流域地表地下水交互机制陈学高面上项目3基于地面激光雷达的城墙病害智能检测与解译方法研究沈月千面上项目4岩溶泉钙离子降雨响应机制及其对含水层结构-水文过程的识别研究常勇面上项目5水-热-化耦合振荡模型及微水试验确定参数方法研究赵燕容面上项目6雅鲁藏布江中段南北向断裂交汇带多水源与物源构成同位素地球化学示踪谭红兵面上项目7北斗与低轨星座联合定轨模型误差补偿与非线性估计方法研究何丽娜面上项目8新模式SAR卫星干涉测量高土石坝变形性态分析肖儒雅面上项目9超临界CO2-水-岩作用下致密砂岩储层时移岩石物理模型张琳面上项目10考虑水-气界面的动态驱替过程的非饱和溶质运移机制卫云波面上项目11新型植
  • 2025-07-18
    教育家精神万里行⑬|最美教师蒋春凌:用爱点亮竞技自信教育家精神万里行⑭|最美教师何咏诗:诗乐融合活中文魅力教育家精神万里行⑮|最美教师牛雪松:体教融合筑梦冰雪教育家精神万里行⑯|最美教师申承林:特教立人塑社会星光教育家精神万里行⑰|最美教师叶嘉莹:诗词传万邦 文脉润千秋教育家精神万里行⑱|最美教师谭蕴华:与时间赛跑 绽放生命之光
  • 2025-07-13
    非洲是全球干旱区分布最广的大陆之一,其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占据全大陆面积的60%以上。干旱地区的地表水遥感提取存在诸多挑战,例如水体随季节变化明显,细小河流多且分散,空间形态复杂多变,增加了识别难度。面向“一带一路”非洲水资源监测和科学管理的需求,针对非洲典型干旱地区地表水的光谱和空间特征,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信息的地表水遥感提取方法(Multi-scale Fusion U-Net with Global and Local Features,GLF-MFUNet),解决光谱特征差异显著、形态变化复杂、细小水体较多等问题,用于埃及水资源卫星监测,反映了当地的地表水资源状况。首先将Vision Transformer与曼哈顿自注意力机制相结合,用以捕捉遥感影像中的全局信息。然后利用卷积层提取局部信息。最后采用空间注意力和通道注意力有效结合全局信息与局部信息,从而准确地识别和提取水体的连续空间关系。图1. 非洲干旱地区地表水遥感提取方法架构本研究提出的GLF-MFUNet基于双路编码器和U-Net++解码器结构,主要使用了MVT(manhattan vision transformer
  • 2025-07-08
    为推进双一流建设,谋划学科高质量发展路径,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于2025年7月6日,在河海大学信息馆202召开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学科发展研讨会。会议特邀南京大学唐朝生教授、南京大学朱鸿鹄教授、成都理工大学胡伟教授,浙江大学吕庆教授,西北大学谢婉丽教授,长安大学赵超英教授,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王成教授,同济大学郑虎教授,南京大学顾凯教授、沈征涛特聘研究员和程青副教授等十余位知名专家把脉问诊。学院党委书记马孟珂、院长刘瑾及学科骨干教师参加会议。会议伊始,马孟珂书记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他指出,地质与测绘学科是学校的传统优势学科,在新发展阶段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期待通过本次研讨会为学科转型升级提供新思路。刘瑾院长介绍了学院发展概况及学科整体建设情况。赵燕容副院长和吴太夏教授从学科整体情况、研究方向、取得成果及未来发展定位等方面系统汇报了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测绘科学与技术学科的情况。各位专家围绕地质、测绘学科发展方向与瓶颈问题展开深入探讨,阐述了新时期学科高质量发展的实施路径。各位专家指出,当前学科建设面临的首要问题是突出特色优势,要立足学校水利水电特色,
  • 2025-07-01
    在迎接建党104周年的重要时刻,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地质科学与工程系党支部携手长江三峡勘测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地质公司党支部,深入云南丽江,共同启动“红芯铸山河·地脉砺新锋—2025地质科学与工程支部先锋‘红链攻坚’行动”,并以“智水先锋践初心,红暖童心护成长”为主题,开展了一场融合爱心关怀、红色教育与专业攻坚的联合党日活动,生动实践“党建引领新质生产力”。一、红暖童心:智水科普浸润乡土希望首站活动于2025年6月25日上午在玉龙县太安乡完小火热展开。庄严的国歌和重温入党誓词仪式后,长江三峡勘测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总经理李强、河海大学地质科学与工程系党支部书记陈舟与太安乡领导共同为孩子们送上两个支部捐赠的书包、文具和体育器材等爱心物资,传递组织温暖。随后,河海大学教师陈舟以《地下水的“伤口”与工程师的“创可贴”》为题,将深奥的水文地质知识化为趣味科普,在孩子们心中播下节水护水的绿色种子。孩子们充满民族特色的文化展演,与党员们关切的目光交织,彰显了“红链攻坚”行动之“青苗护水”科普计划的温度——用知识守护童心,以红芯点亮未来。 二、红链攻坚:岩盾锋行共铸国家水网活动当天下午,双
  • 2025-06-20
    2025年6月19日,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于笃学楼208隆重举行2025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学院党委书记马孟珂、院长刘瑾、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张玲彬、副院长赵燕容、副院长肖儒雅、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成员、系所负责人、研究生导师、班导师、辅导员、2025届全体毕业生230余人参加典礼。副院长赵燕容主持典礼。【图:地学院2025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图:副院长赵燕容主持毕业典礼】毕业典礼上,全体师生齐唱国歌,刘瑾院长发表典礼致辞,她向圆满完成学业的2025届全体毕业生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向尽心尽力的全体教职工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向对学校工作大力支持的家长朋友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从青涩到从容,从懵懂到坚定,刘瑾院长充分肯定了毕业生们取得的优异成绩,并对毕业生提出三点期望:第一,筑牢信仰之基,永葆家国情怀,将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伟业之中,以赤子之心报效祖国;第二,深耕专业沃土,矢志追求卓越,在各自岗位上练就过硬的专业素养和核心竞争力,追求卓越,筑梦精彩人生;第三,勇担时代重任,锐意开拓创新,以创新思维破解难题,以实干担当成就伟业。刘瑾院长希望同学们从中汲取力量,在今后的日子里乘风破浪,披

通知公告

学术动态

学工动态

  • 河海启新程,地学聚新锐|热烈欢迎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2025级新生!
    金秋相遇,河海启航。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2025级的165名新同学们,自四方而来,满怀憧憬与热望,即将在这片探索地球奥秘、激发创新精神的沃土上,展开属于自己的大学时光,写下青春崭新的注脚。 报到现场氛围温馨而活跃,学院以鲜明的学科元素布置了专业主题展板和互动区域,让新生在踏入校园之初,便能直观感知地学文化的魅力。每位同学都收到了一份入学心意礼,不仅有校园文化衫、校徽,还有定制地学主题特色的发光笔盒、手提袋等等,留存下专属的河海地学初印象。 现场还特别设置了创意合影点和地学特色实体模型与岩石标本科普台,多样化的定制文创和趣味拍照道具,让新生在互动中沉浸式感受学院氛围,增强认同与亲近感。 河海大学党委书记杨桂山、校长郑金海、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陆国宾、副校长沈扬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来到文体中心的迎新现场,详细了解报到情况,并亲切慰问了忙碌在一线的师生志愿者。 学院党委书记马孟珂、院长刘瑾、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张玲彬和新生辅导员闫蕴琦深入学生宿舍,与新生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的入住适应情况,送上学院的问候与关怀。 新篇章,新奔赴。愿2025级地学院学子于此珍惜韶华
  •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2025级研究生开学典礼隆重举行
    2025年9月5日下午,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2025级研究生开学典礼在江宁校区笃学楼208隆重举行,学院院长刘瑾、党委书记马孟珂、副院长赵燕容、副院长肖儒雅,以及各系所负责人、导师代表和234名博、硕士同学出席开学典礼,典礼由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张玲彬主持。 典礼在同学们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序幕。首先刘瑾院长作题为《秉担当之志,奋楫乘风赴新程》的致辞,她从学院历史沿革、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科研成果等多个方面入手对本学院进行详细介绍,并向研究生同学们提出了三点希望:第一,心怀赤诚,永葆爱国之情,以理想信念指引人生航向;第二,精进不休,勤悟为学之道,以创新精神勇攀学术高峰;第三,敦本务实,恪守为人之本,以高尚品格奠定成才之基。希望同学们在实践中悟真知,领真谛,以德才兼备之姿,拥有未来、开创未来,以乘风破浪之势,披荆斩棘,砥砺前行。 赵燕容副院长详细解读了研究生培养管理相关规定,明确了学院研究生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并对研究生学制、学习年限及毕业要求做了全面详实的讲解。最后,赵院长对同学们提出了殷切期望,激励同学们锐意创新,登高望远,躬身实践,行稳致远。 马孟珂书记以“德才兼
  • 青春三下乡|银龄守护,健康同行——河海大学地学院社区志愿实践团赴江苏省南京市开展“关爱老年健康”公益实践
    为切实关注社区老年群体的健康需求,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河海大学地学院组建社区志愿实践团,联合心苑社工在南京市开展“关爱老年健康”公益实践活动。实践团通过为社区老人提供血压、血糖等基础健康监测服务,让青年学子在基层服务中践行社会责任,为老年群体的健康生活保驾护航。在东新北路100号小区张奶奶家中,志愿者一边轻声安抚,一边熟练地将血压仪袖带缠绕在老人手臂上。此次实践中,团队成员以入户服务为主要形式,逐户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血压、血糖、血氧等基础健康指标监测。面对部分老人视力模糊、听力减退的情况,志愿者们特意放慢语速,用 “拉家常” 的方式询问老人日常饮食、睡眠及用药情况,结合检测结果给出 “少盐少糖、规律作息” 等个性化健康建议。针对老人普遍存在的“指标异常就焦虑”问题,志愿者们化身 “健康讲解员”,用通俗语言拆解专业数据:“爷爷,您的血糖值稍微偏高,但还在可控范围,平时多吃杂粮、饭后散散步,下次检测肯定能降下来。”温和的解释与贴心的安抚,有效缓解了老人们对身体状况的担忧,让健康监测不仅有“精度”,更有“温度”。同时,实践团还专门设计《社区老人健康信息表》,系统记录每
  • 青春三下乡|非遗润童心,武术传薪火——地学院温暖行动志愿公益服务团赴南京黄山路社区开展文化传承实践
    为积极响应国家文化传承发展战略,助力乡村振兴中的文化建设,地学院“温暖行动志愿公益服务团” 联合南京市爱杺树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黄山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儿童公益课堂活动。实践通过非遗手工体验与武术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带领社区儿童体验传统文化魅力,探索校社联动推动文化传承的新路径,同时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服务中深化对文化传承的认知,以青春力量推动传统文化传播。 非遗手工课堂上,志愿者们以“手把手教学” 的方式,带领孩子们解锁古法造纸的完整流程。从讲解造纸术的历史渊源,到演示原料浸泡、打浆制絮的关键步骤,再到指导孩子们手持竹帘小心翼翼抄纸、按压脱水成型,每一个环节都充满趣味与挑战。当孩子们捧着自己亲手制作、带着淡淡草木清香的手工纸时,脸上满是自豪与惊喜,现场此起彼伏的惊叹声,不仅是对传统技艺的赞叹,更让志愿者们真切感受到非遗文化传承的温度与力量。 传统武术教学课堂同样热闹非凡。实践团成员协助专业武术教练,从基础的站姿、马步教起,逐一对孩子们的动作进行纠正指导,同时结合生动案例讲解“自强不息、尊师重道” 的武德精神。孩子们挺直腰背、认真模仿,一招一式虽略显稚嫩,却充满朝气与活力,
  • 青春三下乡|剪彩非遗,情暖童心——河海大学地学院纸鸢剪影志愿服务团赴安徽宣城社区开展实践
    7月14日,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纸鸢剪影志愿服务团前往安徽省宣城市,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传承实践活动,旨在通过剪纸艺术这一传统民间技艺,激发小朋友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同时借此机会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与陪伴。 活动伊始,实践团队成员化身“小老师”,为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场生动有 趣的剪纸文化讲座。通过精美的图片和视频展示,小朋友们了解到剪纸作为 中国传统非遗项目,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从古老的民间习俗 到现代的艺术创作,剪纸艺术贯穿了中国历史的各个时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情感。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小朋友们对这一传统技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在理论知识讲解结束后,实践团队开始教授小朋友们基础的剪纸方法。考虑到小朋友们的年龄和动手能力,团队成员选择了几种简单易学的图案,如波浪、爱心、小水滴等,一步步地演示给大家看。他们详细地介绍了折纸、绘 图、剪裁等步骤,强调了安全使用剪刀的注意事项。小朋友们目不转睛地盯着老师的示范,迫不及待地想要动手尝试,对于提出的问题也踊跃回答,各种开放性的提问更是极具吸引力,他们开动大脑表达
Top